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四章 祥瑞还是凶兆?(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己诏诏旨了。

    可是如今,这位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宁远伯,除了给宫里送来了大批的钱粮和果品之外,更是给自己送来了巨大的声望。

    帅师伐远,执其尊长问罪于驾前,这不是多少君王梦寐以求的事情?

    今日告慰太庙,朕可以向列祖列宗禀告,自神宗爷在位时不断骚扰云南府边地的罪魁莽应家后裔已经被儿臣的手下大臣锁拿进京问罪了!

    “皇上且慢!”

    就在崇祯开口吩咐内阁和司礼监的衮衮诸公们好生的拿出一个章程来,犒赏南粤军将士,嘉勉有功人员;同样明发诏旨,布告天下有宁远伯进献祥瑞白虎以激励军心士气之时,御史队列之中冷不丁的有人冒出来大煞风景的言语。

    “陛下,臣等请治李某包藏祸心,抗旨不遵之罪!诛其九族!”

    此言一出天下惊。

    在朝堂上的众人纷纷将目光寻着声音的来处望去。

    说话那人见众人的注意力都被自己吸引过来。内心之中不由得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开始侃侃而谈:“陛下,当日陛下下旨,令司礼监王公公前往宣读,微臣也是知晓旨意的。令宁远伯调数旅精锐之师自备粮饷器械到辽东洪督师军前听候调遣,以备荡平辽贼之需。”

    “但是如今宁远伯却不曾发一卒渡海北上,只是派遣部将及子女敷衍陛下,先是派遣其儿女亲家福建总兵郑芝龙前来,今日又派遣其长女入京,献上所谓祥瑞。此等行径。不是抗旨不遵是什么?!臣自束发就学以来,第一篇所学便是父母命应勿违,今君父有命,其竟敢推诿搪塞。其心昭昭。其心可诛!”

    “宁远伯既然能够把神宗年间滋扰的南贼拿赴京师问罪。那么同样也有能力可以把滋扰辽东,多次冒犯阙下的一干辽东反贼拿进京师问罪,以解我大明数代君王之心头大患!”

    “然宁远伯却不顾吾皇之忧。不思报效社稷,为了逃避出兵之事,不惜擅开边衅,东路灭掉了缅甸,西路攻取榜葛剌,臣愚钝,宁远伯既然有此兵马钱粮车船,为何不北上辽东?反而去哪烟瘴疟疾之地?”

    “为了搪塞陛下,堵住天下悠悠众人之口,宁远伯故意献上所谓的祥瑞白虎,其心更是昭然若揭!那白虎乃是西方星宿所化,所谓西方者,主兵器刑杀也!此獠献上白虎究竟是何居心?算日期的话,此獠将白虎装运上船之日,正是闯献二贼大举于中原各地攻城掠地,杀戮我大明宗室之时!”

    一连串铿锵有力,言之凿凿的话语,被人用充满了正义感的语气大声说出来,在朝堂的空间内不住回荡,震得人们耳中心中一阵发颤。有人偷眼望望在宝座上的崇祯,发现他已经被气得脸色发白,双手紧紧的扣着扶手上的龙首,手指已经塞进了龙首的口中。

    在殿门口站立候旨准备进殿将押运来的粮米银元器械火药军装等物向崇祯做个移交的李华梅,被这一番言语气得小脸通红,转身便要离开。

    “大小姐,不可以!”

    随同李华梅押送他隆起来的水师分统施郎,悄悄的在她耳边急促的提醒了一句,“此时要是我们一怒而去,正好中了这群狗贼的奸计。他们会把更多的脏水泼到主公和咱们南粤军身上!”

    说话的正是四川道御史卫周胤,一副慷慨陈词,为君王请命的架势。

    “陛下,日前福建总兵郑芝龙奉宁远伯之命进京替送报捷表章,陛下便赏其银五千元,加升玉带,荫其子郑森为锦衣卫指挥世袭,臣请问,此等赏格,昔日督师杨嗣昌悬赏于江淮川蜀之间缉拿献贼亦不过如此,郑芝龙区区一个信使,又有何德能配得上如此厚赐?”

    得,领着南粤军一众押解他隆和钱粮进京军官在殿门外候旨的郑芝龙也是无法淡定了,这群御史言官将炮口对准他了。

    不过还好,朝堂之上转眼便吵成了一锅粥。

    “宁远伯之忠心,可对天日!尔等这群竖儒,懂得什么?”

    “所谓白虎,绝对不是什么祥瑞之兆,乃是千古刀兵之凶兆!”

    “郑芝龙区区报捷使者便如此厚赏,今日将缅甸国主押赴京师请罪,皇上又该如何封赏李某?一旦赏无可赏,朝廷该如何节制李某?”

    “倘若宁远伯有异心,如何又一次次上贡朝廷钱粮器械?如今辽东前线无一军所食之粮非南中所出,无一军中无南中盔甲器械,尔等如此说,岂不是寒了宁远伯一番拳拳报国之心?”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大凡大奸大恶,都是极为善于作戏的!”

    “以列位所言,难道我辽东将士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