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棍的理论(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宏祖的方子其实守汉已经进行了多年。

    就是利用如今印度各地,莫卧儿帝国与各地苏丹、土王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进行武器和必需品贸易。不过,作为地理学家的他,在原先的贸易基础上更加向前走了一步。

    “主公,以往我们与天竺各处王公贵族苏丹贾吉尔的商贸往来,是与人为贸易对象。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战事一起,首先做的便是摧毁对方的农田,烧掉棉花和小麦。以学生之见,不如在契约上稍加调整,不再以某位王公为贸易对象,而是指定某块土地上的某些农作物为交易对象。”

    “好!果然是读书人!”

    “先生,这样一来,不管是谁占据了那个土地,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这些农作物!”

    徐宏祖的这个建议无疑是在印度次大陆的战火上又浇了一桶猛火油。

    不管是统治这块土地是谁,管你是信奉湿婆大神的还是信奉穆罕默德的。只要你占据了这块土地,那么我就照着之前和这块土地主人签署的契约和你进行交易。

    火炮、火铳、长刀、盔甲,布匹,茶叶,食糖、丝绸、瓷器,只要是南粤军中出产的,一切都可以交易!

    而天竺诸王只需要将小麦、棉花、种马、人口、宝石、金银等物大批量的装上海船就可以了。

    徐宏祖的这个建议,很快便在印度次大陆上得到了实际检验。

    各地的土王、苏丹,包括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就如同一群在沙漠里行走断水多日的行者一般。面对着一杯毒酒。喝下去。是死,不喝,会死的更快。

    原因就是这份契约的出现。各地各种势力都开始了对外发动战事。

    打仗,就需要有军事物资的投入。然而想获得更多的物资。就需要更残酷的压榨那些低种姓的贱民。各种各样的人头税、宗教税如同毒蘑菇一样涌现出来。各方领主们面对着邻居疯狂的扩军。都知道这是一条死路,但是,别人都在扩军。大量的购买武器弹药,谁也不敢冒险当一个和平主义者。

    打仗、扩军是一条慢慢死去的路,但是这条路到底要多久才能走到头,谁也不晓得。但是不准备好打仗,不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死亡就在眼前。

    这就是一杯毒酒,喝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药力发作,但是不喝,会立刻死。

    于是,印度沿海各地的大小领主们,争先恐后的开始饮下了这杯毒酒。之后利用自己的装备优势,开始向内地的领主们发起进攻,以求获得更大的地盘。

    这些事情暂且按下不表。

    守汉的书房内,主人对客人开始抛出了今天的目的。

    “振之兄,小儿华宝多次在我面前提到了您对他的帮助指点,某家有一点私心。”

    “主公请讲便是。”

    “以振之兄这般大才,单是在广西一地筑路,未免有些委屈。某家打算给振之兄安排一个差事,不知振之兄可否愿意屈就?”

    在宁远伯府上安排一个差事,徐宏祖登时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在南粤军的体制之中,有很多事情不是以你的官职来定的,而是根据分派给你的差使来决定的。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前南粤军的官职制度、辖区还是以大明为旗号进行。而很多事情,却是远远的将大明制度抛在了身后,所以,守汉从历代官职制度之中偷来了一条,官职差使。官职可以按照大明朝廷的来,只要品级不太过于僭越便可以。但是分管的差使嘛,就是大明朝廷管不到的了。

    不知道伯爷要给自己一个什么差使?难道是要将整个南中、两广、福建筑路事宜的山川踏勘之事都交给自己吗?要是那样的话,简直就是南面王不易之乐事了。

    事实证明,徐宏祖想得太简单了。

    不仅仅是南粤军当下控制的南中各地,从南中到吕宋、台湾,爪哇诸岛,向东面的日本,朝鲜,苦夷岛,黑龙江索伦人居住的极北酷寒之地,还有更加遥远的十州地方,以及再向东,山海经里提到过的扶桑国度。

    向西,则是从印度到大食人居住的天方,以及各个红毛夷人居住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英吉利等等诸多国度。

    看着那些被守汉一个个插在地图上的小旗子,没来由的,徐宏祖心中一阵阵的兴奋,他感觉到口中有些干燥,血管开始膨胀,周身的血液迅速的循环起来。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振之兄有没有兴趣继续行万里路呢?”

    “在有生之年踏遍青山,固然是学生的毕生所愿。但是,主公,偌大的一片江山,只怕某家两条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