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章 堑壕战(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朕授予他全权,不管他在塔山一线采取何种手段,给底下的奴才们许了什么样的赏赐,要提拔何等官爵,杀谁的头,只要他在塔山一线将南粤军和松山堡的吴标模范旅给朕隔绝开,朕便一概照准!”

    有了前一道旨意垫底,范文程对黄太吉许下的重赏,重大的放权行为已经有了免疫力。如果不放权的话,兵败国破的那一天,他黄太吉便是下一个杨应龙、奢崇明。为何做那舍命不舍财的愚蠢之事?

    “奴才听说,睿亲王将所部两白旗将士的家眷大部接到了塔山堡,不知道所为何意。”

    拟旨归拟旨,做奴才的,该提醒一下主子还是要提醒一下。两白旗的家眷大多搬到了距离明军一步之遥的塔山堡,这在双方大战在即小战不断的敏感时刻,不由得不令人多疑。

    多尔衮在攻克塔山堡之后。将原居住堡内的军民屠杀一空,命人将房舍打扫干净后,传令所部军官将领,把自己的妻儿老小都接来。

    “这一仗胜了,这里可以让你等奴才们最快的时间将所获之物交给家人享用,败了,你们的家人也会随你们而去!”

    这一点,黄太吉早已在多尔衮的奏报之中了解的一清二楚,只不过不打算和范文程说罢了。这也算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态度。

    “这道旨意,你天亮之后亲自跑一趟塔山。将朕的意思和他多尔衮说明。”

    天亮之后。范大学士领着数百人,押运着数十辆大车出发了。

    车上装载的,除了一些金银粮草酒肉油盐香料绸缎布匹之外,更多的是与作战有关的物资。火药。还有新近制造出发。还在闪动着青色金属光泽的锹镐之物。

    “这些锹镐。是陈板大那个奴才新近制造而成。这个奴才别的不行,论起冶铁金工等事,我大清诸多人才之中无人能出其右。山西的黄家、范家等人从南中弄来了几张远远的窥伺南蛮子冶铁高炉而画出的图纸。这个狗奴才竟然能够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搞出了类似的高炉,这一来,我大清的兵器来源便稳固了!”

    虽然陈板大根据晋商偷来的资料建造的不过是几座土高炉,论起技术含量还不如佛山的炉子,但是比起辽东反贼们之前用的冶炼炉窑要先进了不少。虽然使用的还是木炭为主,但是一炉子可以保证出近千斤的生铁。有了足够的生铁,便可以打造原本极为奢侈的铁锹、十字镐、鹤嘴锄等工具,用于挖沟浚壕,埋设鹿砦。

    远远的望见了塔山地界,范文程等人被两白旗的游骑发现,一路接应进了两白旗的阵地。

    “睿王爷,奴才范文程给睿王爷请安!”

    一路行来,范文程被塔山堡附近的气氛、景象所震慑的有些心惊肉跳。

    天寒地冻的节气里,那些两白旗的兵士、包衣、杂役们,无不是头顶冒着热气,额头上满是汗水。更有那些悍勇之辈,索性脱去了上身的甲胄,**着脊背挥动着各色简陋的工具不停的挖掘工事壕沟。

    往日里可以容纳数千兵马、万余人口的塔山堡,已经成为了两白旗眷属的大本营,那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是和父兄一样,各自披着棉甲,手执刀枪往来巡视,替换下父兄的差使。

    在两白旗官员的陪同下,范文程策马从塔山堡出发,往此时多尔衮所在的白台山而来。

    站在白台山山顶上向四外眺望,辽西走廊一览无余,大地莽苍,平川丘陵起伏。

    举目望去,一条官道从山海关方向蜿蜒而来,从塔山堡眼前经过。塔山堡虽然地方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一块骨头,硬生生的卡在了这咽喉要冲之地!

    “范先生,向北是松山、锦州,您刚才那里过来,不过六十余里的道路,如果是快马疾驰,二个时辰便可以到达锦州城下。向南数十里便是宁远城。同样是要命的所在。这里东面是大海,我们脚下这座白台山,山与海之间最窄的一段,不过二十里。这一带地势起伏不大,大多是些小小的山包,塔山堡两侧地势开阔,无险可守。本王若是不想成为南粤军和宁远军的炮火下一滩烂泥,便只能依托虹螺山、白台山、打鱼山等处与他们反复争夺,逐个山头逐个山头的死拼!”

    “打鱼山?便是此时在海上的那个小岛?”

    靠着别人的指点,范文程指着不远处海水隔绝与陆地联系的一个小山问。

    那里正是打鱼山。粗看上去,这座东边靠着锦州湾的山包很不起眼,涨潮的时候是岛,退潮的时候是和海岸连成一片的滩涂。

    随同老奴父子征战多年,而且在沈阳之战时,便仗剑砍杀守御官兵,范文程的军事经验,远非被吹上了天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