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八十章 黄太吉的生命倒计时!(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辽东三矿徒出身的三顺王,眼下都是汉军八旗的固山额真,个个生得人高马大,凶神恶煞一般。历史上他们归降清国后,也改不了奸淫掳掠的恶习。不过战力倒是提高不少,靠屠杀同胞染红了自己的顶子。

    1635年,也就是天聪七年,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牛录。到了黄太吉登基之后,更是大肆扩充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将各旗的牛录数目扩充到与八旗满洲相同。

    但是,从削弱八旗满洲各旗主王爷实力的目的来看,眼下的局面还不能令黄太吉满意。

    将俘虏的索伦野人编制成军后,用这些在旗主王爷们眼中搏杀征战能力远远胜于汉军八旗的死兵锐甲来置换出旗主王爷们手中的汉人,一来削弱了以多尔衮为首的新兴贵族手中的火器力量,没有了人口,手中的火器也就是一堆废铁。没有了人口,旗主王爷们手中掌握的田地也就没有人去耕种。从军事到经济,这个手段都是极为有力的。二来。黄太吉在辽东各地,金复海盖等传统产粮区的屯垦事务也就有了劳力去进行,陈板大等人在辽阳进行的开矿冶炼铸造等事也有了人去干。

    但是,黄太吉做梦也想不到,对于用能打能跑能拼,而且是吃苦耐劳。听招呼的索伦野人来换取汉人的这个交换方式最先提出质疑和反对声音的,居然是他的宝贝儿子,长子豪格!

    在豪格等人看来,索伦人确实要比汉人在战场上能打能拼,而且不像汉人那么贪生怕死。但是,要是让他们按照一个牛录换一个牛录的比例进行更换,那他们旗内兵马人口又是损失不少。须知,眼下八旗的牛录不但是军事编制也是社会结构。

    一个索伦牛录便是齐装满员,也不过是三百人。再加上家眷,如果那些索伦野人有家眷的话,不过是千余人。可是汉军牛录便是不同了!一个汉军牛录虽然说兵丁只有二百余人,但是算上家眷的话,至少有一千余人到两千人上下!这可都是各位旗主王爷说话的底气和本钱啊!

    旗内人口多,便是兵马损失了,也可以在旗内的余丁当中迅速补充上。反之,便要依靠皇上的调拨了。这点。八旗的王爷们不论是满洲还是蒙古汉军,可都是清楚得很。

    如果是别人提出来的质疑声或是反对意见。黄太吉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跳出来要求他要么用人头换人头的标准来更换各位旗主手中的汉人牛录,要么用两个索伦牛录换一个汉人牛录的标准来更换的居然是他的宝贝儿子。

    当豪格在大政殿前大言炎炎的说出了自己这个颇为得意的方案时,黄太吉很明显的能够看到多尔衮脸上那几乎快要乐开花的神情。

    “你个死胖子。终日里算计这个,算计那个。今天如何?想不到被自己的儿子给坑了吧?”

    如果不是在大政殿前召集八旗王爷贝勒们一道议事,黄太吉几乎要命人将豪格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坑爹货拉出去暴打一顿。

    有这样的一个好儿子在耳边不停的领着一群王公大臣鼓噪,黄太吉养伤所需要的平心静气的环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一般。

    “肃亲王。你既然如此,那用索伦死兵重甲置换各旗汉人包衣之事便暂时搁置。朕,朕有一桩差使派给你!”在病榻上,黄太吉强自忍着高热带来的头疼欲裂,努力压制着胸中的怒气。

    “皇上,奴才领旨遵照办理便是!不知是什么差使?”

    “你不是说汉人牛录人口众多吗?朕便令你将日前祖总兵归顺时散布于各旗之前明军模范旅各部士卒召集一处,以其法度战术训练新军。”

    祖总兵,指的便是在锦州杀了吴标做投名状归降的祖大寿。黄太吉在编练汉军八旗时,以祖家的子侄为将领,以其子泽润为正黄旗固山额真,可法、泽洪、国珍、泽远为正黄、正红、镶蓝、镶白诸旗梅勒章京。在大凌河等处投降的原祖大寿部下诸将归降之初只能在清国的部院衙门当中任职,如今又得以重新带兵。祖大寿被归隶与正黄旗,职务仍为总兵,不过,势力、荣宠,却是不亚于三顺王体系。

    提起了模范旅,不由得豪格的辫子便抖动了一下,这个名词在正蓝旗当中属于高压线,绝对不可以提起的!其余七旗,包括黄太吉亲领的两黄旗在内,对于分给他们的原模范旅士卒都是奉若骄子,每日里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旗主更是分配了美貌妇人令其成家,安排房屋田地,仆人车马无一不全。完全是三国演义里曹丞相招待关老爷的标准。为的就是能够让这些打遍了八旗满洲各部未尝一败的勇士能够为自己出力。

    只有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