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八章 追赃助饷,百官百态。(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师的人,却是很幸运的被大顺朝廷录用了。原因嘛,绝对不是因为他儿子是什么复社才子,而是因为他当真是走运。大顺兵马进北京时,他和孙传庭都是因为剿贼不利而被关在天牢里!

    孙传庭在灵前祭拜崇祯后,回去便绝食而死。这位侯大人,倒是欣然接受了大顺的官职。到武英殿上去给李自成出谋划策去了。

    也不知道他那个名垂千古的儿子在南京知道之后会如何看待?这么说起来,识时务,随时准备为新朝效力,也是侯方域父子家传绝学了。

    (话说,凡是被敌人关在监狱里的就一定是自己人吗?当年的意大利黑手党,就是在领袖的铁腕打击下被打得奄奄一息。西西里岛的治安和社会秩序前所未有的好。结果,巴顿等人登陆之后,认为凡是被法西斯关在监狱里的都是皿煮人士,立刻放出来并予以重用。结果,黑手党的势力立刻急剧膨胀。)

    一边是选拔甄别官吏,一边便是追赃助饷。

    “捷轩,前明无官不贪,万民痛恨,向大官们严刑追赃,以济军饷,充裕国库,为出师前既定方略,事不容缓。你打算何时开始?”

    刘宗敏忘记起身,坐在椅子上回答:“臣决定从明天起开始逮捕明朝的皇亲勋臣和六品以上官员,先用夹棍夹死几个,打死几个,杀一杀他们的往日威风,出一出天下百姓的怨气!”

    李自成点点头,说道:“此一追赃大事,关于国用军需,必须在月底前做出眉目!”

    刘宗敏说道:“请皇上放心。这般不辨五谷的官吏们,平日养尊处优,细皮白肉,只要皮鞭一抽,夹棍一夹,十指拶紧,不要说叫他们献出来金银财宝,哼,连姣妻美妾和没有出阁的小姐也会献出!”

    追赃助饷这件事不光是涉及大顺的军需国用,也是大顺朝众多武将们的心愿,而李自成是依靠大小武将打下江山,所以他不能不顺应大小武将的意愿而作此决定。往日不说,自从崇祯十三年以潜伏陕南和鄂西山中的不足一千人马由浙川境奔入河南,几年来到处攻城破寨,用抄没贪官劣绅和富家大户的银钱财物充作军饷、政费,并用一部分粮食和财物赈济饥民,这已经形成了大顺军中的一贯政策和习惯思路。如今虽然已经占领了数省之地,但生产并未完全恢复,到处饥民载道,纵然建立了新朝,但用费更大,筹款方面仍然不能不遵循旧规,所以进北京向明臣大张旗鼓地拷掠追赃,势在必行,无人能够谏阻。便是李岩身为开国丞相,伍兴执掌行政事务,心中虽然不太赞同,但是看着手边的开支浩繁账本,和沿途在晋王、代王等府中抄没的钱财珍宝,想想这些财物所能够派上的用场,却也只能是暗自默许了。

    “二十七日,派饷于在京各官,不论用与不用。用者派少,令其自完,不用者派多,一言不辨即夹。……其输饷之数,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矣。勋戚之家无定数,人财两尽而后已。”

    同样的筹措军饷,同样的被筹措对象,同样的北京城,前后两次筹措军饷,过程和效果却是大不相同。

    在上一次崇祯同学令勋贵大臣捐资助饷时,声称“老臣安得许多金”的国丈、嘉定侯周奎,不但不肯拿出银子来,反而将女儿周皇后送来给他充面子的私房钱扣下了大半。

    但是,这位周国丈,却在刘宗敏面前一下子便拿出了天文数字的五十万银元的!是他当初所献一万军饷的五十倍之多!

    余者,王德化献出了十万银元,陈演献出了四万银元。

    这些还只是在众人畏惧新朝威权的情形之下,主动献出的数目。数日后,情形便更是令大顺汝侯刘宗敏喜笑颜开了。

    大批的银元、金锭、珠宝、古玩、字画,甚至是田契潮水一般络绎不绝的流进伍兴的库房之中。每天增长的钱粮数字让大顺的文武君臣们笑得合不拢嘴。

    但是,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在大顺选拔甄别前明降官的考场外,一个慷锵有力的声音义正辞严的质问着守门的军官:“要我等捐献军饷,我等身为臣子自然应当报效君王,以分君父之忧,且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可是如何却杜绝了我等为新朝效力的门路?!”

    说这话的,正是给事中光时亨。

    在他身后,同样态度的几十个前明官员气势汹汹而又色厉内荏的指责着守门军官,为什么不让他们进场。

    吵闹的声音让在考场内的牛金星与伍兴等人皱起了眉头,“怎么回事?”

    “回禀大人,外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