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七十三章 无一文可资敌款寇!(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必是平得了贼,倒是两宋之祸不远!”李守汉冷笑了一声,在弘光皇帝期许的眼神之中开始在大殿上同这班人辩论开来。

    “北宋联金灭辽,南宋联蒙灭金,结果又是如何?身边的恶邻居是被打败了,却来了一个穷疯了的强盗。比那个恶邻居要的还多还狠!”

    说起丢书袋的本事,李守汉不如这些文官们,但是,三朝北盟、海上之盟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臣乞陛下降旨,凡是进言联合辽贼进剿李闯的,皆以乱国奸臣罪名下狱!此辈一心要坑害陛下,令我大明变成当年的宋朝!只可惜,这群人当中未必有文天祥、陆秀夫,倒是少不了有不少的范文虎!”

    “朕准了!”弘光皇帝朱由崧也是重重的在龙椅上拍了一掌,眼前这群人他也早就看不顺眼了。明明自己家的宅子院子园子无一日不在大兴土木,寻找奇花异石,但是梁国公给朕修修宫殿他们便跳出来各种指责,硬生生的要逼着朕下旨停工。

    “臣亦附议。”马士英整整袍服风度翩翩的站在了众人面前。“与其有款虏之钱粮,倒不如拿来选将练兵。以图北上讨伐各路逆贼!”

    “诶!大将军此言差矣!如今之大明天下,群贼横行,以些许钱粮北上,接济吴三桂,即便是此时他已经身陷辽贼之中,也不免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举。可以以钱粮暗中安抚之,一旦时机成熟,也是东晋朱序之用。况且,方才列位大人也都讲了,如今北方连年荒旱战乱,粮饷难求。且又是贼强虏弱之势。若不以粮饷暗中资助之,岂能坐收渔翁之利,卞庄刺虎之效果?”

    左都御史刘宗周也是主张给粮食军饷接济北方的辽贼,让他们吃饱喝足之后可以下力气痛打李自成。

    “刘总宪,你可知如今江南各省一年岁入是多少?不过七百余万银子!这些钱粮,用来供给江北四位伯爷,九江的左良玉尚且是捉襟见肘,若不是大将军以自家钱粮养兵,只怕此时南京城内已经是饥兵哗变鼓噪了!你还能在这里谈论什么卞庄刺虎!”马士英对刘宗周一点也不客气,直接用数字狠狠的打脸。

    “之所以大将军与本相强忍悲痛,不发兵北伐为先帝复仇,道理便是两个字,钱粮!如果府库钱粮不足,拿什么打仗?拿什么养兵?平日里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却在这里侈谈什么卞庄刺虎,当真是竖儒之见!”

    刘宗周是个讲究心学的文章之人,平日里讲究的便是慎独,哪里在政务军事上有什么造诣?几句话便被马士英噎得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变化不止。

    一边的姜曰广见刘宗周落了下风,本着党同伐异的精神,轻轻的咳嗽一声,“虽然目下国家府库空虚,所谓的司农仰屋,罗掘俱穷。但是,国人谁都晓得,梁国公公忠体国,多年来便上供钱粮以供国用。从先帝在世时便是如此,不妨还请梁国公继续报效便是。”

    这套便宜话可谓是恶毒无耻之极。既自己一毛不拔,又狠狠的给李守汉上了一下眼药:你不是有钱吗?不是有粮吗?好啊!那就继续的供奉朝廷吧!反正你从前朝崇祯皇帝在世的时候就靠着供奉钱粮邀宠买好,难道到了弘光天子在位时,你就改弦更张不再供奉了不成?

    “姜大人,此言谬矣!”马士英如今和李守汉配合的十分默契,甚至心中颇有几分“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的感觉,两个人在许多问题上,看法、做法、手段都十分相似。眼见得盟友被人含沙射影的攻击,如何能够坐视不救?

    于是,马士英这个阉党奸佞出手相助李守汉这个武人勋贵了。

    “你怎么知道大将军不曾破家为国?你只管到殿外看看。外面宫城内几处修葺的宫殿,城外修筑的炮台,长江边上的码头、水寨,都是大将军自家拿出的银钱。如果不是大将军的钱粮支撑,你我在南京城里只怕连老米饭都没得吃!”

    “梁国公既然出了这许多的钱粮,那又何必在意区区数万银钱,十万石粮米?”尽管已经是马士英挤兑的理屈词穷,但是姜曰广却是兀自口中对抗不住。

    “某家虽然薄有资财,南中之地年入数千万银钱,却无一块铜板富裕,可以用于资敌款寇!”李守汉脸色笼罩着一层寒霜。

    若是要有钱粮,便是要加大征收力度,扩大征缴范围。不但夏粮要提前征收,从崇祯二年开始的积欠钱粮也要尽快的催缴。

    这是李守汉与马士英二人在大殿上向弘光天子提出的解决方案。

    “不行!这是为害江南的手段。臣反对。”

    周镳第一个跳将出来。

    “某家和首辅大人向天子奏对,这里哪里有你说话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