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敌当前先对付谁?(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断。清军的士气随着一支新军的到来而又复振作起来。

    府衙之中,大堂前树立着大将军多铎的织金龙纛,钦差、经略使洪承畴的旗牌。沿着甬路,笔直站立排列着两排身着两层甲胄的巴牙喇兵,各执刀枪火铳。眼睛眨也不眨的的监视着四周。大堂之内,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声笑语说话声。在宽阔的大堂之内,坐满了身着鎏金盔甲的清将,各人头盔取下,尽是铁青发亮的前额头皮,脑后也均甩着一根细长的金钱鼠尾。

    说得话却也是语言驳杂,有讲满语的,有讲蒙古话的,更多的是说大明官话的。

    众多的清军将领官员,自然是以镶白旗旗主、豫亲王,平南大将军多铎与钦差、宣抚经略使洪承畴高居上首。下首左侧,则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王公贝勒将领们傲然而坐。下首右侧,却是一大群入关之后归降清军的前明军将领。

    而人群当中,众人目光所及的焦点,却不是多铎与洪承畴,而是远道而来身份极为特殊的曹振彦!

    此人是摄政王旗下包衣,但是却又是觉罗身份。更加耀眼的是,他隐约是塔山系众人的核心纽带。许多多尔衮不便出面的事,都是他在下面奔走联络,在朝中军中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高正雄将军虽然是明国出身,但对于我大清的一片忠心却是万般赤诚。像高将军这样如此忠于陛下、忠于摄政王的人,就算是曹某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的。”

    曹振彦郑重其事的向多铎主子和洪经略介绍站在他身后,身穿总兵服色的一位将军。从服色、五官、头皮上发髻的痕迹,一望便知此人也是明军降将。

    “当日李华宇兵势猖獗,又有正蓝旗奸贼叛乱,硕托王爷不幸罹难。我大清兵马损失惨重。汉军守备、千总以上、八旗牛录、拨什库以上将佐阵亡者以百人计。八旗将领之中投降者数十人。唯高将军坚贞不降,统率部下与南军作战,且战且走,沿途收容各部残兵流散士卒,为我大清保留了数万兵马。如此忠勇,如此战果,本大将军自当上表朝廷为高将军请求加官进爵!”

    说话的是平南大将军多铎,他的话,引起了在场的高正雄感激涕零之声,同时也让满蒙八旗各清将心中好不别扭。

    坐在多铎身旁的洪承畴也是矜持着捻髯而笑。对于高正雄这样的明军降将在李华宇的大举进攻时能够咬牙坚持着顽抗到底,他也能揣测出几分实情来。

    正蓝旗满洲阵前倒戈了,坑死了硕托,那在李华宇面前算是起义。有投名状,立下了大功一件。自然待遇不同。其余的满蒙八旗各部被俘也好,投降也罢,也是能够自保性命。可是,唯独这些前明降将是必须死拼到底的。

    因为,在李家父子看来,这群汉奸兵都是些为虎作伥之辈!更为可恶!

    所以,这些降将自知自己罪孽深重,被南粤军俘虏之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索性便胁迫部下拼死抵抗。这样一来,往日里在清军面前都是闻风而溃,在顺军面前望风而逃的这些家伙,在李华宇的南粤军山东兵马面前居然打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

    “别人都可以投降,唯独咱们不能投降!”这往往是投降汉军将领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威胁手下兵丁们拼死抵抗时发出的狂嚎声。

    如果说在明军时,他们因为闹饷而鼓噪哗变,劫掠州县、屠村取财,那么,投降清军之后在各处动辄便是屠城的行为,就绝对是不能从李家父子面前讨得了便宜去。

    在清军当中,满洲八旗是核心,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是亲戚关系地位自然不同,汉军和入关后降顺的明军则是胜在人数众多。如今战斗力又出现了爆棚式增长,自然是地位水涨船高。

    在京城当中,几次朝会,辽东派的元老们提出要撤回关外,都被关内派和这些汉军将领们否决了。回辽东?老子们在那里任何根基都没有,去那干什么?

    汉军部队人数越来越多,战斗力超过了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这无疑也使得洪经略的地位无形之中提高了不少。这些汉军将领之中,许多都是他旧日的部下,如今隐隐然更是有以他为首领的味道。虽然说洪经略很是警觉的尽量少和这些人交往,免得有过从甚密,功高震主的印象,但是,他如今确实也感觉到了不同。

    他自视身份不同,自然不能同在座的那些身上臭烘烘的满洲将领、蒙古王公一道狂呼乱喊,只能是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轻轻抚弄着胡须,微微点头,对高正雄等人的行为表示赞赏。

    “还有一桩好事。”多铎却不像洪经略那样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他还没有那份矫情镇物的修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