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四章 争夺(四)(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对于范晓增以参谋处的名义强令各处州县召集民夫沿河地带择要地修建长墙,并且派出汛兵把守颇有微词的人,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心中已经隐约的将参谋处与戏文里未卜先知,经常有锦囊妙计的诸葛亮、刘伯温相提并论了。

    “大人谬赞了。我们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点职责,将隐患杜绝于没有出现之前罢了!大人若是有什么奖赏,下官倒是斗胆请大人将给范某一人的功劳,改成给参谋处全体同僚的。因为此事和平日里范某所提出的各项章程,也并非范某一人之功劳,乃是全体同僚辛勤努力的结果。”

    罢了!李华宇也是带兵多年,将官之间争夺功劳,抢取荣誉这些事见得多了,但是将授予自己的功劳改为授予全体属下的人,倒是头一回见。

    “你们给俺记住了!”李华宇在山东待得时间久了,周围齐鲁汉子不少,说话口音里自然不自觉的带有些山东味道。

    “以后但凡是行军打仗扎营布阵之事,俺的命令可以不听,参谋处的命令必须要听!这是咱们南粤军的军法!”

    将三千多匹精挑细选过的战马分配给骠骑兵扩军,眼看着麾下马队至少会扩军一千多骑兵出来,李华宇正是心情大好之际,有门外值更的军官禀告,大顺使者求见。

    李华宇自然不会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来。按照他所接受的教育和生存环境,就算是要表现出自己对大顺军的一万条不满,和眼下正值顺风顺水之际的威风,也不会做出那种让对方使者报门而入,两侧列出刀门,让对方钻刀山,从刀锋下面过来的事情。那是土包子山大王做的事,不是他李大公子的风格。而且,以大顺军这些在血水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人看来,所谓的刀山,不过是吓唬小孩子的玩意。

    很是大度的收下了李自成那几十个已经剃了金钱鼠尾发式的人头,对南顺两家的合作大业做了一番展望之后,李华宇命人准备给永昌天子的回礼。

    “战场之上也一时难以筹备拿得出手的礼物。儿郎们前日打了一个小仗,缴获了些许战利品。倒是可以奉献给皇帝陛下。来人!到后面马群之中挑选三百匹上好战马,送给皇帝陛下代步!”

    表面上诚惶诚恐的奉上了战利品,实际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向大顺军显耀了一下南粤军的战斗力和战绩。“我们只是打了一个小仗,就有如此巨大的缴获!可以轻松出手三百匹战马给你!”

    “贵部之战力强悍,陛下和大顺全体将士都是有口皆碑的。在下在此仅代表各营将士叩谢李帅厚赠!”使者这话,说得三分假七分真。假的是对南粤军战斗力的称赞,没有那个军队会因为一支名义上还是自家对立面阵营的军队战斗力强悍而高兴的。真的则是对眼下的大顺军不无裨益的。

    虽然只有三百匹战马,但是对于千里长途行军,一路不断的被清军追击,沿途又有无数的士绅官员反水,组织兵马乡勇拦路截击的御营兵马来说,无疑是一剂疗伤良药,虽然只是药引子。

    使者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疗伤的良药而来。

    所谓的良药,其实,也是钱粮物资。

    大顺军的物资缺口究竟有多大,咱们不妨以李华宇来做个比较。

    前面说过,李华宇部下十几万人,算上骡马民夫一共要二十几万张嘴要吃要喝。每天正常粮米豆料草料消耗便是要数千担之多。这是南粤军的消耗情况,那么,千里之外,被阿济格、吴三桂、鳌拜一路追击从山西撤退到河南的李自成御营和大顺军主力,粮草缺口更大!物资需求甲胄兵器需求量更是大得惊人!

    虽然这两年大顺军在河南、在关中、在德安四府大兴屯田,推行钱粮新政。可是,没有牢靠有效的基层组织政权,没有便捷的道路运输,再多的粮米运输起来,那损耗率也是惊人的,否则,也不会有“百里百斤一吊一”的这个描述运费的顺口溜出现了。

    更加要命的是,一支军队,手里缺少刀枪火铳,身上的甲胄破损严重,火炮没有火药炮弹,该如何对付身后气势汹汹的敌人?所以,使者的目的,除了和李华宇表示友好,约定两家联合行动,对付多铎之外,更是要求要及时履行救助协议所规定的各项贸易活动,为大顺军补充物资。

    这一点,李自成在他的亲笔书信(当然,也可以看成是特旨。要是书信的话不会用大顺永昌天子的玉玺。只不过还是以私人书信的口气行文。)之中表现的明白无误。

    为此,李自成在书信里拍着胸脯的表示,只要得到了物资补给,大顺军便与南粤军协同动作。你打鞑子咱们也打鞑子,你同鞑子对耗,咱们也同鞑子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