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可能会受限制。”
“现在的储备大概多少?”,加斯滕斯提问,铁矿石是持久战的关键。如果工业生产跟不上,他建立的基于先进工业设备和强大生产力的战斗策略就可能会出问题。
“按照战时经济转轨的话,仓库安全的话,全速生产大概能保证四个月的连续生产,全部用来生产蒸汽步枪的话,大概能生产十四万支步枪。”
“十四万只也就完成军垦军团全部的装备,再加上十多万的民兵,这还不考虑其他战斗装备的生产,并不是很宽松。”
加斯滕斯大概算了一下,就有了数据,这些铁矿石存量虽然听起来多,但是一旦仗打起来,消耗也很快,离开西罗亚省的铁矿,仅靠存量的话,可持续作战的胜率就会降低。想了一下,他给出了建议。
“西罗亚省,能不丢还是不丢的好。”
“头儿,我们战略上是有放弃西罗亚省的准备的,西罗亚省的工业主要是民用工业和采矿业,战略重要性并不高,驻军也保持着高机动性,大部分军官都是来自爱莲娜保卫战的幸存者,战斗力和机动性也不错,我们唯一的一个机械化战斗旅,也在西罗亚省,如果对方真的从两省交界进攻的话,我们两面夹击,是有可能能挫挫对方的锐气的。”
“战术的问题等下再说”,加斯滕斯打断了伊万的话,“我们先听听各位基本的情况,然后定战术。”
“工业方面就这么多了,三个月内,我们没问题,动员令可能会损失一部分工人,我建议尽可能多的动员农民,工人的工作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上了战场,生产会受影响。”
古拉科斯最后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场的几位委员除了他自己,基本都是农奴出身,不少人听到他的建议,都看了他几眼。
“作战还是以一线部队为主,军垦兵团补防,民兵部队做辅助。工人阶级也要参加,熟练工保留,可替代性強的,能多招一些,就多招一些。另外,允许工人自愿报名,除了核心岗位,其他想去的,都要让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