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好女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6章 陈越之忧(4000字大章)(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总兵吕泰,副将吴平,以及一众营正等军官拜见了他们侯爷。

    陈越面带微笑抚慰了一番,对他们的表现加以肯定,然后又提了一些不足之处,然后宣布了对所有参加检阅的水军士兵的犒赏。

    陈越的命令由传令兵传到各个战船,整个湖面上顿时一片欢腾,水营士兵士气高昂。

    检阅结束,陈越下令各营各回营地。自己则带着钱枫林、杨正平等人离开了邵伯湖,乘船向扬州城而去。

    “侯爷派刘能去武昌是?”途中,钱枫林问道。

    身为参谋司主事,他必须对平南军所有事情弄清楚,然后才能筹划出相应的对策。

    在钱枫林看来,仅凭刘能带领的敌情司那些密探细作,想干预到一场战争实在是妄想。

    “若是左良玉抵挡不住闯贼和清兵,你认为朝廷会派谁领兵前去增援?”陈越没有回到,而是反问道。

    “这个?”钱枫林微皱眉头。

    若是武昌真的守不住,朝廷肯定要派出援军守九江或者芜湖,至于会派谁统领军队?按照崇祯以往的秉性和大明以文御武的传统,多半会派出一位部堂高官甚至大学士为督师,至于具体统领京营的武将人选,现在南京城内的勋贵几乎被陈越一网打尽,能派出领军的勋贵也就刚刚升为成国公的朱国弼,或者就是京营总督吴孟明,再就是忠义侯陈江河了。

    难道崇祯会派陈江河统领京营出征?陈越现在在扬州统领一路大军,崇祯还会再派出他的父亲也出战吗?钱枫林很是狐疑。

    若是陈江河真的带兵出征,刘能的敌情司与之配合,也就能够理解了。

    “难道会是老侯爷不成?”钱枫林试探着问道。

    陈越和锦衣卫关系密切,在朝廷甚至在内宫里都有深厚的背景,这点钱枫林一清二楚,陈越既然派出了刘能去武昌,那多半就是陈江河要出征了。

    “唉,我一人为国尽忠还不行吗?非要我父子齐齐上阵。”陈越颇为恼火的道。

    虽然崇祯罢黜了刘能以显示对锦衣卫和陈越过从甚密表示不满,不过以陈越的能量,南京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自然也瞒不过他。

    武昌一带,撤退到荆襄四府的大顺军先头部队已经和左良玉的部队发生了冲突,据闻在大顺军的身后还追逐着数万清军八旗兵。这事情早就被锦衣卫密探打探清楚并传给朝廷。

    虽然崇祯对清军击溃乃至剿灭闯贼喜闻乐见。可他也知道,剿灭闯贼之后,大明就要直接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满清八旗军。

    当初九边强军在时,都不是八旗兵的对手,现在边军精锐尽失,最后的精锐关宁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投降了清军。所以对左良玉和清军对战的结果,崇祯不抱幻想。武昌多半是守不住的。

    这些时日,崇祯和朝廷重臣对此事日夜商议,企图寻找应对的方法。当然是要派出军队增援,镇守芜湖九江等江防要地,靠着城池和水军抵挡住清军东下之路。

    朱国弼的操江水师要负责南京城外的江防,轻易不能派出。为此,崇祯下了圣旨,命令福建总兵郑芝龙派出一支水军过来,负责江防事宜。郑芝龙一介海盗出身,被朝廷招安之后委以要职,这些年靠着海贸集聚了海量的财富,现在是他为国出力的时候了。

    在朝廷大臣看来,虽然明军战斗力比不上清军八旗兵,可是靠着城池固守,再以水军封锁长江,把清军挡在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在派出军队统率的人选上,朝堂众臣争论不休。按照传统,要派出一位重臣为督师,统领湖广江西所有的军队,全权负责抵抗清军之事。

    可是,兵不是谁都能带的,这些年来,能带兵的文官如卢象升、孙传庭等先后阵亡,洪承畴也投降了满清。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带兵出征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哪里有呆在朝廷安安稳稳的当官舒服?

    所以对统兵出征之事,朝廷部堂大员纷纷避之不及。内阁首辅史可法倒是率先表态,愿意出镇九江为督师。可是朝廷这么多事情需要处理,岂能让一位首辅大学士亲自督师?

    崇祯属意的人选是次辅路振飞,毕竟路振飞任淮安巡抚时,打退了闯贼的数次进攻,可谓知兵。

    不过路振飞为人太过耿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不是太好,现在内阁三位大学士,史可法和钱谦益身边都聚集了一大帮自己的势力,唯有路振飞不结党不拉派,身边支持他的朝臣屈指可数。

    所以崇祯很担心路振飞能不能处理好武昌九江一带错综复杂的关系,毕竟左良玉这样的军头可不好对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