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好女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7章 江西见闻录(3,4)(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多数地方完全不同,在这里官府直接设到了乡村两级,这使得官府能够直接管到每一户的百姓,下面的任何状态官府都能及时得知

    掌控力强,官府的效率就高,官府的政令能得到及时传达,蒙蔽官府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当然这种情况需要的官员比原来多得多,可多出的官员都是胥吏以及退役的军官士兵,很多事情不需要读太多的书也能做好,村长乡正随便一个退役的士兵都能做的很好,根本不需要进士出身

    张煌言可以想象,这种情况若是能持续两三年的时间,齐王对江西的统治将会深入到每一个偏远的山村,像流民暴动造反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再发生!

    而若是全国都是这样的制度,那么朝廷的威严将深入到每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官府朝廷都会及时知道,然后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哪里还会有闯贼西贼这么大规模的造反?

    当然这种制度对以往的科举是彻底的颠覆,因为需要的官员数量实在太多,每三年一次的科举选拔的进士远远不够,这可能也是齐王以胥吏退役士兵军官为官的主要原因

    而若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做官,读书人的地位将大大降低所以江西制度推行全国恐怕很难,因为会受到全体读书人的彻底抵制!所以,江西巡抚阎应元的奏疏哪怕得到了坤兴公主的披红同意,却也被六科给事中进行封驳

    所以,自己所认识的沈正心等齐王委任的官员根本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可是等到科举之后,等到朝廷委任的进士官到了江西,那至少要到年后,齐王委任的这些官员已经任职将近一年时间,统治早就深入人心,再不是几个进士官所能更改,到时恐怕又是一场博弈

    而和江西现在的制度相比,大明原来的制度实在是太粗陋而能想出这种办法制度的齐王陈越,让张煌言内心更加的佩服了!

    当然,熟读史书的张煌言也知道,江西施行的这种制度分明的借鉴的秦汉旧制,在秦汉,乡有有秩蔷夫,游缴,里有里长,亭有亭长,朝廷对百姓的管辖深入到了每一个乡村,这才有秦汉的强盛!

    而大明皇权不下乡,把广大的乡村完全丢给了乡绅们,在百姓们的心中,乡绅要大于官府,这导致朝廷统治基础薄弱,再加上乡绅们依仗功名肆意兼并土地还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朝廷对这种情况根本无力阻止,因为官府本就是乡绅们的一员,长久下来,大部分的土地聚集在乡绅的手里,朝廷的收入连年下降,朝廷穷百姓穷,独独富了乡绅们,这种奇葩的景象前所未有!

    身为士绅的一员,张煌言对这种情况知道的最清楚,因为他父子都是举人的身份,在鄞县也算是有名气,他家的田地虽然不多却也有上千亩,都是附近的村民投献而来,不收都不成

    一县的赋税有定数的,不交赋税的多了,这些逃避的税银只能加在无权无势的小民头上,导致贫者愈贫,便是富裕的江东,也有无数的百姓嗷嗷待哺,张煌言所在的鄞县属于宁波府,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贫瘠,有着众多活不下去的百姓或者违禁出海,或者避入四明山区为匪

    而按照江西这种制度,根本就不会再有跨州连县的大乡绅,因为即便是江西活下来的乡绅,要想继续拥有以往的田地,必须提供以往的地契证明,而根据朝廷的制度,一个举人最多能有400亩的免税田,进士最多可以有2000亩,超过了这个数目便是非法而在以往,哪怕投献到士绅们名下的田地数目太多,官府们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既得利益者,根本不会为难乡绅们

    可是现在却不同,历经战乱的江西,士绅们的力量降到了最低,齐王府的力量到了顶峰你说这些田地是你的,哪怕你有田契在,而按照朝廷制度,你一个举人只能拥有400亩的免税田,超出这400亩的田地你先把往年的田税补上再说,偷税漏税必须得到惩罚,再惩罚个两三倍,光是补缴惩罚的足以让一个士绅倾家荡产!

    一开始还有乡绅仗着自己的功名以及朝中当高官的家人硬顶,可是现在的府县官员却不是进士出身了,胥吏们还好说,对乡绅们有本能的畏惧,可丘八们却不同,他们只听齐王府的号令,说抄家便抄家丝毫不含糊

    而随着第一批乡绅被抄家查出之后,其他的乡绅也都老实了起来,一个个忍着心痛吐出来了自己霸占的田地而没了田地,自然养不起太多的仆役丫鬟,没落下去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情所以,只要江西现在的政策能够持续下去,用不了几年,士绅们在江西的存在感会被虚弱到极限

    而官府陡然间增加了上千万亩需要缴纳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