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鼻尖上的宝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1章 鸣远斋的三希堂(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宰相刘墉,清廉爱民,有浓墨宰相之称,乃清代帖学的巅峰人物,精华内蕴,味厚神藏,对清代的书法家以及近当代的书法家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他的书法最初从赵孟頫、董其昌入手,又喜好苏轼的笔意,曾潜心研习《阁帖》,对唐宋诸家并六朝碑版无不临习。不仅擅长楷书、行书,同时也能写榜书和小楷。喜用硬笔短毫,书法丰腴淳厚、落落大度,体现他一生的襟度。

    而和珅的书法同样气度不凡,只是初心可能不正,为阿谀奉承万岁爷,在模仿下足功夫,已经到达以假乱真的地步,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和珅书法流传极少,被奸臣名声所累,特别是书法长卷,难得一见的珍品。

    “还有唐欧阳询的化度寺帖!”

    闻一鸣小心翼翼的打开箱底用红绸包裹厚实的卷轴,第一个竟然是唐欧阳询!

    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难道另一张是?”

    闻一鸣激动不已,突然心想事成的奇妙直觉,慢慢打开最后卷轴。

    “王洵,三月帖!”

    闻一鸣忍不住仰天长笑,果然是三王最后一王,王洵消失多年的三月帖!

    王珣,善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伯远帖》是问候亲友疾病的信札,《宣和书谱》载:珣三世以能书称,家范世学。珣之草圣亦有传焉。此帖经北宋内府收藏,明代董其昌等都曾收藏,为乾隆珍藏三希宝帖之一。

    《宣和书谱》还曾收有其草书《三月帖》,战乱后下落不明,今天终于重新现世。

    “王羲之篆书临碑帖,王献之的丙舍帖,加上王洵三月帖,哥也有自己的三希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