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鼻尖上的宝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3章 刺杀之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里还有几件!”

    黑凤又发现其他八件玉器,闻一鸣从袋子里拿出一件汉八刀的猪形玉握。

    “玉握是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新石器时代是以兽牙握在手中;商周时期死者手中多握数枚贝币。汉代则在长条圆柱上加琢单线条,也就是汉代最常用的汉八刀雕法,雕成玉猪。因为猪是财富的象征,因此玉猪成为汉代最流行的玉握。”

    手中的九窍玉和两件玉握的玉质都不错,虽然不是玉蝉的羊脂玉,但按照现代对和田玉的分级,剩下的十件玉器也都是一级和田玉。

    难得是每件玉器上都带着两种沁色,而且雕工都是汉八刀,显然都是汉代贵族丧葬的时候用的,成套十分难得,代表当时随葬最高礼仪。

    闻一鸣看完其他六个青铜器,推测道:“这应该是某个盗墓团伙私藏的宝贝,2000年这里进行水利建设,施工到仓陵城遗址时,推出一批青铜器。被村民哄抢一空,警方闻讯后仅追缴回少量文物残片,完整文物一件没有。”

    “后来被抢文物在当地3?25特大文物走私案中现身,警方根据举报,捣毁特大文物犯罪团伙,共抓捕3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缴获文物多达417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28件。仅在犯罪嫌疑人的车子上,一次便缴获9件商周时期青铜器文物,3件簠、2件匜、4件鼎。”

    “按照焦老九研究,有两件国宝级文物青铜觥和青铜提梁卣,便是仓陵城遗址被盗抢的文物。青铜觥已经通过港岛文物贩子,卖给台湾商人,转手价高达1500万元。”

    众人恍然大悟,顿时更加痛快,最喜欢就是挖盗墓贼的宝贝,天理循环,恶有恶报,自己就是来讨债的!

    “继续找,附近说不定还有!”

    闻一鸣让金宝继续搜寻,地下宝贝太多,果然又在附近有发现。众人拿出工具,开始挖掘。

    仅仅几分钟后,一块手指厚,长宽接近一米的方形木板出现在眼前。把木板掀开,一个直径近80公分,垂直向下的大洞出现!

    “飞刀你们几个下去,小心点!”

    很快下面传来消息,很安全,闻一鸣也下去,墓里并没有积水,看样子应该被以前盗墓破坏原本修建的防水系统,在主墓室中淤积了厚厚泥沙。

    面前的是四米高,长宽将近三十米的主墓室,连接着主墓的是宽两米,长度最少有五十米的墓道,墓道的两侧各有两个耳室,不过耳室长条状塞石已经被搬下来扔到一边,耳室中除少量陶器、骨器之外,青铜器、金银器早就被盗掘,原本漆木器也因为干旱环境,腐朽成灰。

    来到墓门,根宽高八十公分,长度近五米,接近六吨的长条状大型塞石,现在四根塞石中已经有一根被拉出,后来后填土,很显然这个墓在千年变迁中,并不止被一个盗墓贼盗过。

    在墓里逛一圈,地下散落着乱七八糟的汉代半两钱,看来上一波盗墓贼进来的时间不长。

    检查完整个墓葬后,最后来到主墓室中央已经完全面目全非的黄肠题凑旁边,还有大量的玉片散落在这里。应该是金缕玉衣的残留,可惜被盗墓贼毁坏。

    “咦?这是……”

    闻一鸣蹲下,从棺椁旁边捡起一把半截插在土里,表面坑洼不平,沾满锈迹的青铜剑,除外形像青铜剑外,剑上纹饰已经丝毫看不到,整个就像块长六十公分以上,宽六公分的粗铁棒。

    “好沉,最少有二十多斤!”

    闻一鸣用手掂量着,心头有些疑惑,直觉告诉他这是宝贝,可究竟是什么还真看不出来,带回去研究。

    “先生,有好东西!”

    突然柳大通大叫着,闻一鸣赶紧走过去,从角落发现一个东西,吃惊道:“错金博山炉!”

    1968年满城汉墓的发掘,让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闻名世界,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等国宝。

    也是从这时候,才真正让人们记住汉武帝时出现的香薰——博山炉!

    炉盖上的博山有些相似,下部支撑炉身的并不是圆形的撑杆,而是一个跪坐的汉代侍女,侍女神色安详的跪坐在错金的托盘里,双手高举,与头顶的发髻,形成稳定三角形,支撑着上面的炉身。

    不过可惜的是炉身已经和托举的侍女断开成两部分,好在整个博山炉还保存的相当完整,并没有明显的缺损,而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