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0章 沙盘会议(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绕着沙盘看了好一会,庞统那时也没闹明白在营房摆这么个东西有什么用处。

    吕布招呼他给众人说一说在泰山作战的经历。

    庞统站了起来:“其实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和刘备在泰山作战,我的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太弱,弱到只要撞见他,双方一旦开战,他就必定会溃败奔逃。”

    庞统这么说,众人纷纷交头接耳点头称是。

    他们中的很多人曾在战场上遭遇过刘备,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刘备最擅长的逃跑。

    得到众人附和,庞统把他在泰山是怎么察觉到刘备根本没有决战意图的经过复述了一遍,随后又说了他是怎样扰乱刘备的部署和判断,逼着他做出大军南下徐州的错误决定。

    众人默默的听着庞统的讲述,等到他说完,一双双眼睛又都看向站在沙盘前的吕布。

    环顾众人,吕布问道:“怎么样,都听清楚了?”

    有几个幕僚回应,更多的人则没有吭声。

    “我可以和你们把话说的更明白一些。”吕布说道:“战场杀敌成败多半取决于智略,一两个人的智略终究有限,即便是有着张良之才,凭着一个人判断战场情势,也是会有疏漏的。”

    “楚侯是不是想要我们每到大战将临,都要召集起众人商量出一个决议。”陈宫终于开口向吕布问了一句。

    “还是公台懂我。”吕布笑着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我刚才已经说了,从今天起,我要订立一种制度。但凡战事将要来临,所有谋士必须依照制度约定行事。”

    “楚侯说了这么多,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制度。”问话的还是陈宫。

    跟随吕布多年,陈宫居然也没想明白他要提出的是什么制度。

    从众人来到营房,吕布就一直在卖关子,他一直都在说要建立新制度,却始终都没说明白,新制度究竟是什么样子。

    “我是要颠覆曾经的作战方式。”吕布说道:“我们以往都是武将配合谋士,在战场上以武将为主,而谋士为辅。虽然可以做到针对敌军部署在战术上做出相应改变,可战略上却一直都处于被动。行军打仗并不只是战术上占有优势就可以,而是要从整个战略布局都做好相应的调整,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吕布接着说道:“我要建立的制度,叫做参谋本部制。也就是但凡有大战,都要把能召集的人召集到这里,商量如何排兵布阵,如何针对敌军部署做出相应调整,又如何在具体的战役中做到彼此策应。”

    参谋本部制,最早出现于北宋初年。

    它是由宋太宗赵光义提出,宋军作战采用的就是这种制度。

    由于它在具体的作战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走向和成败,所以被后世一直沿用。

    只不过宋太宗本人是个出色的战略家,却是一个非常蹩脚的战术执行者。

    由他指挥的大战,往往都是事先做出的战略部署非常出色,却在最后的具体战术运用中出现不可逆转的错误,以至于宋军屡战屡败。

    吕布打算建立参谋本部制,当然是不希望出现像宋太宗一样的错误。

    他早就做好了打算,在参谋本部制度建立以后,依然沿袭以往的具体作战方式,每一支出征大军都有谋士跟随,以此确保战术的正确运用。

    在坐的众人都是运筹帷幄的谋士,经过吕布解释,他们大概已经明白吕布的意图。

    众人端端正正的坐着,吕布站在沙盘旁,接着对他们说道:“我决定从今天起,取消军师称号,由参谋总长替代。但凡行军,参谋总长决定具体部署,主将只是具体执行者。”

    从来出征,主将都是最终决策者,而吕布却颠覆了这一点。

    他把具体部署作战方略的职责交给了更名为参谋总长的军师,反倒把主将转变为方略的具体执行者。

    这一转变,在具体的作战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众人还说不清楚,却都知道是对过去的作战方式做了个颠覆性的改变。

    没人完全领悟吕布的意图,当然也不会有人轻易开口。

    “诸位应该明白,我这么做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吕布接着说道:“我是要提升你们在军中的地位,把作战部署交给你们,而将军们,则只是在具体执行中,有着小部分修改方略的权利。你们说进,无论面对的局势有多凶险,将士必须奋勇向前,你们说退,无论已经取得怎样的优势,大军必须后撤。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参谋总长才是军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