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东南的议和其根本在于西南的战事胶着,否则若只是郑成功和陈凯作乱于东南,清廷以重兵进剿即可,又用得着如此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大费周章?

    远在大西南的贵阳府城,提及大西南,最知名的城市无非是成都,其次如昆明、桂林也是风景如画的所在。这里,自建省设治以来,其存在感就远低于西南的其他省会城市。但是,此时此刻,这里却是整个西南抗清的中心,贵阳秦王府里发布的每一条政令、军令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整个西南抗清的局面。

    经过了近半年的跋涉,姚志卓和朱全古总算是来到了贵阳城下。出发时是三月,如今已经是七月了,一路上所遇艰辛良多,就连同来的眭本在路过湘潭时也病得难以成行,干脆就将其放在了那里养病。不过,到了今天却也总算是赶到了这目的地。

    “回去的时候,应该会快上一些。”

    姚志卓说来,朱全古亦是做出了认可的回应。.net他们如今至此,一路上还是多走水路,凭水路的速度更快还走了四个多月。不过回程之时,湘江、洞庭,再到长江水道,一路顺流而下,速度自然是要快上许多的。

    步入贵阳城的东门,武胜二字在头顶掠过。这一路上,入了湖广以来,无论明清哪一方的控制区,盘查上都颇为严格。所幸他们的背后是江南抗清人士的团体,有能量的人物从来不少,清廷那边的关卡不费太大力气,反倒是进了明军的控制区却是更麻烦了许多。

    “我等是来求见雷阁老的。”

    所谓雷阁老,即是孙可望秦王府的行营大学士雷跃龙。守卒一听这话,连忙向军官报告,后者盘问了一二便直接派了人护送姚志卓和朱全古二人赶往雷跃龙的府邸。

    他们来见雷跃龙,是承了贺王盛的关系。到了雷府,雷跃龙还在秦王府商议政事,未有来得及回来。不过等了一个多时辰,雷跃龙也下值回府了,看过了贺王盛的书信,依稀的想起了那个父亲做过天津巡抚的弟子,这层关系就算是联系上了。

    “这么说,无党正在联络南直隶的义士等待大军顺流而下?”

    贺王盛号无党,这个词是出自《论语》中的“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之语。这在明末东林、阉党、以及齐、楚等党争不休的局面下很有些针对时弊的意思。故此,雷跃龙对于这个弟子的印象模糊了,但是一旦想起了这个名字,其人的号也就连带着记了起来。

    前来拜见,正是打算通过雷跃龙的关系来打通面见孙可望的道路。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要雷跃龙看在师徒的情分上代为说项的意思在,所以当雷跃龙看过了书信,出言问及之处,姚志卓和朱全古二人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确如阁老所言,贺主事这些年奔走四方,与南直隶的很多义军首领相交莫逆。”

    姚志卓躬身回复,雷跃龙听来,再联想到早前姚志卓提及的那些人等,尤其是那位前礼部尚书钱谦益,对于这份说辞中的水分预估大大的降低,胸中也有了基本的成算。

    “此事,老夫需要先行与秦王殿下说过。你二人就在府中等候召见,莫要胡乱走动。”说到此处,雷跃龙想了想,随即有连忙补充道:“不要与西宁王和抚南王有关的人产生交集,尤其是前者,召见时万勿提及,只要一力吹捧秦王殿下即可。否则的话,必然会适得其反的!”

    “多谢阁老指点,末将记住了,这几日便不出府了。”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听到这样的答复,雷跃龙不由得松了口大气,旋即又提醒了一遍召见时绝对不能提到李定国的事情,丝毫不嫌啰嗦。

    相谈良久,姚志卓和朱全古二人便在雷府住了下来。所幸,雷跃龙虽非孙可望身边最亲信的人物,但是说话的分量极大,孙可望对于此人的意见也很重视,没过两天便下达了召见这二人的命令。

    贵阳秦王府富丽堂皇,珠光宝气,宫殿宏伟,颇具王者威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卫更是极为森严。二人步入其间,此生虽非见过真正的皇宫大内,但是亲眼见过了这些布局、陈设,却无不是在第一时间就联想到明廷在南北两京的皇宫内院亦当是如此。

    孙可望是亲王的身份,二人不敢失礼,按着明廷的礼数将面见的流程走过,随后待孙可望出言问及之后,便按照早前想好的说辞向孙可望进言。

    “……由此,大王率王师收复湖广,自武昌顺流而下。南直隶有牧翁、贺主事、李督师等所联络和招募之义军,随时发动,背刺江南虏师;福建漳国公水师称雄于闽粤沿海,已应了牧翁之招,愿以舟师封锁长江。只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