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无耻之尤(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力就会影响到他们在广东一省的实际权利,更何况他们也根本信不过郑氏集团以及郑成功、陈凯这般的人物会与他们一条心。甚至很可能将他们排挤出粤西的地面,乃至是加以吞并,这都是他们所无法容忍的。

    然而,张孝起如此激将,这些明军大帅们却一个个的如老僧入定一般,不发一词。直到好半天过后,张孝起已经气得一脸猪肝色了,才有人提到了林察的舰队尚在的实际问题,直说得众人连连点头。

    辅明侯林察,当年的广东总兵,绍武一朝的擎天玉柱。凭着此人,只占据了半个广东的绍武朝竟然能够和受到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另外半个广东的永历朝廷打了个难解难分,到最后甚至还一度击溃了永历朝的大军。若非是李成栋奇袭广州得手,只怕是永历朝廷能否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

    这样的水师名将,现在还有着郑氏集团作为靠山,远的郑成功不提,粤东的陈凯多年来狡计百出,素来都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就凭着他们的实力,只怕是抱成了团也未必能够如何得了,反倒是要担心把陈凯惹毛了之后的后果问题。

    “张抚军,辅明侯的那个部将不是说了吗,是粤东的陈抚军带着他们来的。要不,您看是不是派人与陈抚军联络一下,探探陈抚军的口风如何?”

    这样的畏畏缩缩,反倒是得到了众将频频赞赏。一时间,诸如“明军不打明军”、“这时候起内讧只会便宜了鞑子”之类的老成谋国之言,直说的张孝起若是逼着他们随行琼州,就好像是要去打内战似的。

    “我才是高廉雷琼四府巡抚,怎么带着人去自己的辖区还有错了不成?!”

    张孝起很郁闷,但是这话却也说不出口来,面对众将的有志一同,张孝起也只得表示会与郭之奇、连城璧进行商议,甚至是上奏朝廷,交由上峰来决定该当如何处置为好。

    “张抚军顾全大局,实乃我辈楷模,若是林察那厮亲眼见得张抚军如此,还不得羞愧得找个缝儿钻进去的!”

    一阵马屁拍过了,众将便自行散去,该哪里会哪里去。只留下了张孝起愕然无语,抄起了笔向郭之奇和连城璧写信,请示对策。

    书信于七、八月间的廉州、高州和广州南部的文村传递着。说起来,张孝起的官职不假,是有明廷诏书和吏部的存档为证的。可是这年头,文官还能够指挥得了军队的实在少见,粤西的各部藩镇如斯,连城璧那边也试探过王兴、陈奇策和李常荣的口风,可哪怕是就连他最亲信的王兴不觉得他们能够奈何得了陈凯和林察,更别说是与陈凯走得甚近的陈奇策所持的坚决否定态度。

    起衅内讧,确实不是个好办法,从本心上他们也不愿意如此,最多就是拉着众将的虎皮好有个更好的说话地位。

    现在气话说过了,再看看众将的反对声入潮,在海上被林察部将气得脑子里进的那点儿水也就蒸发干净了。对此修书者张孝起连同着他的两位上官都觉得确实应该探探陈凯的口风。只是没等张孝起派人出发,永历朝廷派来联络李定国的兵部主事程邦俊却率先到了,与他们交代了永历朝廷决定联合李定国对抗孙可望的大局。

    “请程主事代为转达,本官自会联络众将,届时为西宁王前驱。”

    如果说,被架空了的永历朝廷是明廷保皇派的核心的话,那么郭之奇、连城璧、张孝起他们这些人就是从那里延伸出来的外围组织。

    如今的形势,西南已经被西营控制,朝廷的权柄被架空,而在东南他们也信不过郑成功、陈凯这样有着唐藩背景的人物。形势对永历朝廷很不好,所幸的是,君权神授的正统性还是有着一定的作用,起码李定国是愿意与他们联手的,对此粤西的文官集团自然是欣喜非常,精力很快就集中到了为明年李定国东进的准备工作上面。

    程邦俊抵达文村时已经是九月了,确认了接下来的战略走向,自然也就要开动全力。奈何他们控制的地区实在狭小,山林、岛屿、港湾,就凭这些边缘地带,潜在的战争资源有限,尤其是今年的肇庆之战,他们已经有了李定国是因为粮草不足而撤军的消息,对此就更加是忧心忡忡。

    如此,北海道周腾凤便奉了三位上官之命赶到潮州与陈凯商议。从廉州出发,浮海而行,待他抵达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陈凯得到消息,说是周腾凤前来拜会,便已经明白了究竟为何。于是乎,陈凯也没有托他些时日,反倒是在第一时间于潮州的巡抚衙门与周腾凤会面,这位道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只等着陈凯的答。

    “张抚军这事情做得糙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