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新会之战(上)(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势了。

    “连制军和陈抚军且随本王走上一遭,若能就此破城,便可以更早的北上与尚逆、耿逆决战。”

    这是新一轮的攻击,李定国准备多日,陈凯多少也知道一些大致的情况,此间既然李定国已经准备妥当,他也欣然前往。旁的不说,正好看看李定国到底是怎么攻城的,这也算是必要的涨涨见识。

    所部各镇还在休整,陈凯也没打算从这份可能存在的功劳上分一杯羹,只待着卫队便与李定国、连城璧一行抵达了新会城下。

    城外,明军的前沿营寨有恃无恐的罗列于火炮的正常射程外。陈凯随着李定国的指点,视线向前延伸,毫不费力的便能注意到几座土丘横垣于二者之间。而且,从这边看去,土丘下不断有明军的辅兵从一个洞里进进出出。

    “放崩法?”

    “非也,是挖掘地道入城,配合正面强攻。”

    这一手,是李定国在肇庆之战中用过的,陈凯一度还以为是掘进爆破呢。不过,那一次李定国的战法确实给了肇庆守军以极大的防御压力,逼得许尔显不得不请来了尚可喜的大军。现而今,新会的水陆交通都已经被围得密不透风了,尚可喜哪怕是得到新会撑不下去的消息,想要出兵援助,也只能是更早的与明军主力决战,而且是在明军的控制区。

    说起来,放崩法,郑成功倒是玩过几次,比如漳州、比如长泰什么的,就是每一次最终都是以还没挖到城下就引爆,仅仅是在城外炸出个大坑作为收尾的。对此,陈凯曾仔细琢磨过,不过也没有机会付诸于行动。倒是李定国的这种相对原始的手法,他却是没见过的。

    “原始的不代表一定是落后的,落后的不代表一定是无用的。”

    如是想来,陈凯干脆将视线继续延伸。所见者,远处的城墙高耸,具体有多高不好说,但是乍看上去似乎与潮州府城是有一拼的。

    这座县城,最早夯筑于元末,是座夯土城墙。到了明初洪武年间,改用砖石砌筑,是为旧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再兼沿海地区遭受海盗袭扰,成化年间以及万历初年,由当地官府主持分别修筑了子城和外城。旧城、子城和外城合为一体,长1370丈,开七门,在广东乃是仅次于广州府城和潮州府城之下的第三大城池。

    前两座,陈凯都是见过的,而且都有着莫大的渊源。不过,这两座城池,一座是在陈凯眼皮底下丢的,他能做的也只是挽损失;而另一座,倒是他亲手夺下来的,就是手段不怎么堂堂正正,起码车任重到了阎王爷那里估摸着也是免不了要喊上句冤枉的。

    这第三大城池已经矗立于他的眼前,视线逐渐从那份高耸和坚固上收。所见之处,城墙外修有护城河,护城河与明军战阵之间的土地上,梅花桩新旧层叠,大多是破损不堪的,只有临近护城河的还要稍好一些。而更加显眼的,则是地面上的一处处坑洼不平,一辆辆残破的攻城器械,更有着一具又一具的尸骨就这么丢在那里,为后来者诠释着此前一次次的进攻不利。

    吴子圣和王兴在六月到九月间展开过几次攻城作战,均已无功而返告终。李定国到了,也曾发起过正面猛攻,结果不言而喻。到了这一次,李定国事先准备数日,显然是等着土工掘进。正好这几日陈凯到了,现在也能亲眼见识见识。

    “殿下,各处隧道皆已经挖掘到了夯土层。”

    到了夯土层,那就是挖掘到了城下。李定国点了点头,随即帅旗前压,震天的战鼓敲响,大军推动着攻城器械便缓缓的向前进发。

    熟悉的一幕开始复现眼前,陈凯记得第一次亲眼看着攻城作战,那还是当年明军北上剿灭大埔县的土寇吴六奇和江龙二人,当时是两个土寇一城一寨呈掎角之势,明军同时发起进攻,陈凯就曾亲眼看着郑成功指挥戎旗镇攻城。

    那般场景似乎又来了,无非是换上了李定国的旗号。冲车、望台缓缓推进,云梯紧随其后。甫一进入射程,清军城头上的炮火便展开了对攻城器械的炮击。

    大多是从左近呼啸而过的,但也有一些命中了攻城器械,有的被破坏了结构,有的则造成了人员伤亡,更有的是兼而有之。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也在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不过,明军不会始终被动挨打的。推近了百米,明军望台上的射手开始展开还击,清军城上当即便是一片突如其来的伤亡,针对那些攻城器械的攻击的力度也不可避免的削弱了不少。

    早前几次攻城作战,明军伐木填壕,已经填平了不少的护城河段。此间进攻,冲车便可直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