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两个王爷和大批藩兵以及八旗军的存在。如此一来,当年的三顺王尽数被诛,清廷前前后后册封的四个汉人王爷,这些标杆式的人物就只剩下了一个吴三桂,还硕果仅存的在陕西那边金贵着呢。

    距离广东甚远,那位汉人王爷估摸着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不至于来个四大皆空。但是问题在于,三顺王尽没,明军在去年取得的佳绩甚至已经超过了鏖战一载,针对四川、广西、湖广三省多路出击,结果只拿下了半个广西和少量府县的永历六年大反攻。在陈凯的努力之下,清廷口中的海寇和老本贼两路开花,一口气收复两个省的地盘,实在让清廷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动,甚至就连当年尼堪之死也未必能够比得过今日这般。

    “又是那个陈凯,当年从尚可喜那狗奴才嘴里虎口拔牙,这回干脆直接把尚可喜弄死了。这个汉狗,实在狡猾得紧!”

    郑成功的实力很强,这一点清廷已有共识,否则也不会在前年和去年对其大力招抚。但是相比李定国,那两蹶名王的赫赫声威,却还是要逊色不少。

    原本,陈凯为郑成功所用,对于清廷而言已经是比较挠头的事情了。说到底,还是唯恐在这等有能的文官的辅佐之下,郑成功的实力不断增长,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可是到了现在,这似乎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更大的问题在于李定国和陈凯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对于清廷的威胁性已经用事实证明过了其巨大。

    “大同那边就还没有消息吗?”

    “人都死光了,那五个原本的死囚倒是找到了,但是他们也没听说过有陈凯这号人。”

    “是啊,原本就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个小人物,怎么查啊!”

    从陈凯出道以来,尤其是进入到清廷的视线之后,他们就没有少了到大同府去调查陈凯的身世,想要从中找到些什么能够抓住的把柄、利用的弱点什么的,可是派出去了多少批次人,责成了多少次的当地官吏,却如同是泥牛入海一般,连个回响儿都听不到,就好像是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那山西其他府县呢,也没个说法?”

    “没有。”想到这个事情,顺治就是一肚子的牢骚:“那逆贼陈凯不是自称商贾之家出身的吗?朕就让内务府的那几个晋商发动各自的关系去查,结果还是根本查不到这么个人,似乎就连他的那个做货殖的家族都是不存在的。”

    “哼,那厮还是个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不成?定是下面的奴才没有尽心,亦或者说那厮根本就不是山西人,也许来自其他省份也说不定。”

    “会不会是个逃人啊?”

    “这倒有可能,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查查看。”

    让他们挠头不已的陈凯身份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说了半天,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只得让下面的人慢慢去查,而他们则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广东现在已经这样了,朝廷暂时没有能力派出足够规模大军进剿。为今之计,还是要设法确保南赣的安全,只要保住了南赣,那陈凯就翻不出什么浪来。”

    “是啊,当年李成栋、金声桓那两个混蛋一起造反,有南赣在手,朝廷也能将他们剿灭。但若是南赣丢了,怕是江西也难保了。”

    “归根到底,还是要增兵啊。各旗的奴才征战多年,已经疲惫不堪了,这一回,还是继续调北方的绿营兵过去。正好,洪承畴那奴才不也要增兵吗,就让他在西南掌控全局。”

    信郡王多尼大喇喇的说出这话,一众亲贵也无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这,并非是在于多尼是镶白旗的旗主王爷,实在是因为满洲制度,哪怕是六七十岁,白发苍苍,老得走不动道,牙都掉得差不多了。只要是主子用得上,就算是死在任上也是应该则份的。

    毕竟,就是个奴才嘛!

    “那边,暂且就让洪承畴那个奴才继续折腾着。现在的问题还是在福建,济度到底走到哪了,能不能在海寇再度发起进攻之前赶到浙江?”

    他们口中的济度是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世子,济尔哈朗在当今的八旗亲贵中身份超然,镶蓝旗旗主王爷的身份,另外当年还曾与多尔衮一同为摄政叔王,后来虽然被多尔衮排挤了下去,但是等到多尔衮一死,他曾经扶保顺治即位等功勋便被顺治牢牢记在了心中,于八旗亲贵当中,他也是老一辈儿的人物。

    顺治任命济度统领大军南下浙江对抗郑成功,其中便不乏有给济尔哈朗这一脉以建功立业的机会的心思在。但是,这也并非是全部原因。

    说起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