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及的周道台官拜广西左江道参议,但是旗人招抚的山寨却并非在广西,而是在湖广北部的黄州府。

    黄州山寨的事情,洪承畴素来是交给周师忠和陈洪范去做的,二人从李有实开始,顺藤摸瓜,一个个的将黄州山寨的地方抗清武装连根拔起,做得素来是最不让洪承畴失望的。此间,虽说是总体形势逐渐恶劣,但是在他建立起来的这一处初步成型的长沙幕府的工作之下,局面也是在渐渐的恢复过来。

    点了点头,洪承畴也没有吩咐什么,把急报放在一旁,暗自记下了须得给那个挂着广西官职但却一直在湖广北部奔忙的周师忠以回信,手上翻阅另一份报告的动作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

    这样的忙碌,背后的那双哼哈二将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前不久,得知了广东陷落的消息,清廷连尚可喜、耿继茂的死活都来不及确认,便急不可待的在洪承畴的那个“经略湖广、贵州、云南、广西、江西”五省的官职上再添了一个广东上去。

    官职增加了,权利也更重了,这大概是我大清吃透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于是给予了洪承畴以更大的信任。

    转瞬之后,手上的这一份报告便审阅完毕了。其内容,却是长沙幕府现今级别最高的幕僚郧阳巡抚胡全才来报,说是他招抚了明廷益国公郝永忠的一个叫做谢宗孔的总兵官。此人是负责把守清风寨口路的,胡全才对其实现了策反,那一处隘口便落入了清军之手,就可以更好的确保郧阳方向的安全。

    湖广地形地貌,皆在洪承畴的脑海之中,按图索骥,从记忆中找到了那一处的方位,亦是轻舒了口气来。

    郝永忠,就是原本跟过何腾蛟的那个闯贼郝摇旗,永忠是后来归顺大明的赐名。此人是夔东众将里混得比较不错的,进驻夔东后比较频繁对郧阳一线发动攻击。能够招抚到其麾下控扼当道的部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次胜利,对于当下,对于日后,都是有着不同程度的裨益的。

    看过了报告,洪承畴斟酌了一下胡全才的计划——将谢宗孔的部队进行整编,部分人员编入清军,其余的给票递送原籍安置。如此一来,既瓦解、削弱了抗清力量,又实际增强了清军的实力,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情。

    胡全才的才具,洪承畴是信得过的,简要的几个字完成了肯定的批复,余下的就交给胡全才自行处置了。看过了这一份,洪承畴继续看着其他各处送来的报告,这其中,湖广的是占据最大多数的,因为长沙幕府的幕僚们主要就便安插到了这一片广大的区域,为的就是就近恢复生产、强化当地清军。这些幕僚出身的官僚们汇报工作,自然还是优先对他们的东主的,而那些巡抚、总督什么的,官场上礼节是要的,但是主要工作还是要向洪承畴负责,这是原则。

    大批大批的来自于各府县的报告,其中间杂着几份江西、南赣的报告,来的都没有细微小事,落款也不是巡抚,就是总兵官,洪承畴就这么坐在那里,看了良久,直起身来,揉了揉眼睛,也只得叹了一句岁月不饶人。

    日理万机,于他而言,已经算不得有多少夸张的成分了。六个省的区域,湖广、江西以及那半个广西不谈,即便是云贵这样尽数为明军所有的省份,清军的细作也是渗透得进去的,总能汇报些东西出来。更别说是广东,那里可是最容易爆发冲突,或者说是改变战局的所在,就更是要加倍小心了。

    伸了伸腰背,洪承畴便再度进入到了伏案工作的状态之中。片刻之后,门外又一个亲兵进入,送上了一份急报过来,王辅臣接过了书信,将其转递给了洪承畴,后者细细看过,先是一喜,随后竟更有一忧,在那看似老眼昏花,实则偶尔寒芒闪过,依旧刺骨冰寒的眸子里,一闪即逝。

    “鸥眉,廖文英那里已经得手了,连州八排的瑶民山寨已经尽数归附大清。原本盘踞在那里的贼寇马宝也已经逃窜了,只是逃窜的方向不太尽如人意。”

    “去南方了?”

    “是的。”公事处置完毕,用餐时分,洪承畴与黄志遴有一搭没一搭的谈着,提及此事,洪承畴看似轻描淡写,但是接下来的话却还是让黄志遴的眉头不由得为之一皱:“午后传来的消息,广州的细作声称,说是陈凯已经正式入主广州城了。”

    “这……”

    听到这话,黄志遴先是一愣,旋即便很轻易的想到了广东的政治斗争中陈凯战胜了郭之奇、连城璧这些粤西文官。现在他们在广东的主要对手变成了陈凯,相较之下黄志遴还是更希望面对粤西文官集团,毕竟在这群敌环伺的时期,对手变更,自然是越弱越好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