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U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绿莱(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点点头作老生常谈状:“就应该是这样,只要舍得下苦功,手艺总是不会亏待人。”

    几句话功夫,两人便走出休息区进入到分拣车间。这里有好几条橡胶传送带,两边间隔排布着很多组固定机械臂,也是马伟明等下要穿的“助力工作服”。这东西看着像是塑料、合金杆、液压管、线缆组成的复杂机械臂,实际却是一对特制加长手套,手指可以一直插到最里面,带动机械手指弯折旋转。

    来到自己工位前面,马伟明上前两步,双臂平举着前插进“手套”里面,动指做了个ok手势。检测到他的动作,折叠椅自动转到身后打开,从下面承托住他的身体,宣布他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同一时间,其他人也都陆续坐进机器里面,生产线很快重新开动起来,送来源源不断的回收电子产品,主要是智能手机,也有一定数量的平板电脑和功能手机,比起外形越来越接近一块屏幕的前两者,后者的外形明显更有特色,分类也更加复杂。

    经过几天的熟悉,马伟明已经习惯了身上这件助力外骨骼的操作,也掌握了一边工作一边走神的高级技巧。看着这些花样繁多功能机,他再次进入轻度走神状态。

    开始时候,看到这些款式老旧的机器,马伟明还有种考古发现的成就感。后来做的多了,他才发现这些机器都不是原来的机器,有些是中小厂商打造的翻新机、山寨机,有些则是官方授权的复刻机,生产日期都在最近一两年。

    如果无视需要点触笔的 ce设备,从初代iphone发布到现在,这一代智能手机已经面世十年时间。虽然它们在销量份额和曝光度上碾压曾经的功能机,后者却也没有彻底消失,依然靠着低价和实用维持着不小的市场份额。除了价格低到百元以下,用便宜通杀一切的所谓“老人机”,市场上还有nokia、alcatel、bird、aoi等等功能机时代的知名品牌,各自都有着不错的销量。

    有趣的是,这几个品牌背后的运营方都不是原班人马,诺基亚因为出售手机业务把品牌授权给微软,后来又收回来授权给芬兰hd、阿尔卡特很早就把品牌授权给tcl、波导发现市场变化太快将商标租给蜜蜂移动,后者顺便还吞下了夏新。

    依靠不断复刻经典外形,同时支持4g网络和热门应用的新一代功能机,这几个品牌都有着不错的销量,靠着薄利多销,总体的利润甚至比大部分单纯的智能手机品牌还要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nokia依然搭载具有情怀加成的塞班系统,其他功能机用的大都是萤火虫系统fireflyos,后者其实就是蜜蜂系统的马甲。因为免费而且方便,受到大部分中小厂商的喜爱。

    当初本着废物利用博个好名声的目的,蜜蜂将这个旧版系统开放出去,允许第三方厂商和爱好者随意使用。却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款轻巧高效的免费系统受到市场的欢迎,不知不觉间发展成为功能机领域的第一操作系统。后者既然咸鱼翻身,蜜蜂自然不能视而不见,不但迅速恢复了对蜜蜂1系统的更新维护,还给它改了个新名字,摇身一变成为“萤火虫”。

    话说回来,蜜蜂的功能机之所以卖得很好,既有这款系统的功劳,也有绿莱的巨大贡献。前者主要是教育用户、宣传品牌,增强的是软实力,后者提供的却是实打实的硬实力。通过回收拆机,绿莱可以为蜜蜂提供相当数量的廉价零件,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由此带来的故障率升高,也能通过绿莱简便的换机程序得到有效化解。

    顺着这条线,马伟明又想到了马竞让他来绿莱考察体验的缘由。

    正如他之前和师傅说的那样,限于设备成本和效率,绿莱的机器人分拣、拆解,以及环保分解工艺其实没什么成本优势,拆机业务其实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好在租机业务运作良好,这才维持五年没有倒。

    限于过高的成本,绿莱的拆机业务没有大幅扩张,整体处理能力远达不到蜜蜂移动的要求。为了供应数千万台功能手机所需的元件,后者不但从绿莱这里采购,还在珠三角就地采购更多的二手元件。那里紧邻世界电子垃圾之都,有着异常强大的元件拆解产业链。

    电子垃圾从欧洲和美洲海运到港,再通过走私方式进入类似贵屿这样的专业拆解小镇,被那里的家庭工厂组织人力拆解成零件,元件批发卖给当地的电子厂、电路板拿去泡酸水烧板以提取其中的金、银、铜等金属成份。

    拆解环节倒还罢了,烧板环节想要提取这些金属,需要使用稀盐酸、硝酸银等酸性溶液溶解、置换里面的金属,会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