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U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佬们的八卦(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是像苹果一样对其进行改造。

    蜜蜂浏览器自用的hb引擎保留了khtml网页打开快的特点,又针对国内主流网页编码都是ie环境的现实,加强了对ie非标准编码的兼容性,同时增加了危险代码隔离预警、可疑网址自动提示等安全功能。

    因为变成开源软件的关系,蜜蜂浏览器2007基于lgnu规则发布了大部分源代码,同时推出类似游戏mod工具的可视化修改定制工具,方便用户定制属于自己的浏览器,并且可以随时方便地发布到蜜蜂智慧中心。

    kde是kooldesktopenvironment(k桌面环境)是一个有十年历史的linux图形界面,同时也是一项全球大量程序员共同参与的开源软件工程。

    根据开源软件协议gpl(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generalpubliclicense),任何用户都能够看到遵循gpl协议软件的源代码,并且对其进行自由的复制、分发、修改以及出售。

    但同时,如果用户使用了受gpl保护的任何软件的一部分,那么该软件就会因此成为gpl软件,必须随应用程序一起发布源代码给用户。

    为了便于商用,gnu后来还推出了更加宽松的lgnu协议,允许私人代码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与自由代码一起使用,而不必全部开源。

    gnu是gnu‘snotunix(gnu不是unix)的缩写,意思是这不是unix系统(其实参与gnu采用了unix接口,与unix兼容),当时unix系统是第一系统,dos还是第一版。

    richardstallman在1983年9月27日公开发起gnu计划的目标是创建一套完全自由(注意不是免费)的操作系统,任何人都能够获得这个操作系统的全部源代码,并且自由地复制、分发、修改或者出售。

    而unix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最流行的商业操作系统,unix是部分开源的,因为有闭源的部分,导致richardstallman的反对,为了“重现当年软件界合作互助的团结精神”发起了gnu计划,打造完全自由(注意不是免费,虽然很多自由软件是免费的)的操作系统,因此有了gnu。

    gnu反对的是部分闭源的unix系统,却又利用unix开源的部分。而未来闭源操作系统的代表与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霸主——微软公司此时还只是江湖小虾米。

    那时候微软还只是一家微小的软件公司,1981年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花费五万美元买断了24岁程序员蒂姆·帕特森(timpaterson)开发的第一款基于intel8086cpu的86-dos操作系统全部版权,并将其改名ms-dos推向市场。

    因为母亲是ibm公司董事的关系,微软的ms-dos获准成为ibm电脑的捆绑软件进行销售。所以dos并不是微软开发的,也不是比尔盖茨开发的,作为程序员,他的代表作其实是basic语言。

    老外也不是完全不讲情面,无论中外人脉关系对于个人的成功都会起到作用,不同的只是比例问题罢了。

    起步之初就抱上了ibm和intel两条粗腿,也为微软公司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这之前,操作系统的王者是unix,个人电脑的王者这是苹果电脑。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完全闭源的windows在pc领域完全战胜了部分闭源的unix,价格低廉的ibm兼容机(使用ibm制定的pc架构,不一定是ibm生产的,更可能1982年成立的康柏电脑)战胜了注重工业设计和用户体验的苹果电脑。

    虽然早在80年代就制造出了翻盖手机、无绳电话、平板电脑、运动手表,但是因为微电脑集成度不足的关系,苹果这些充满着想象力的产品都没有成功。

    即使苹果第一个推出搭在图形操作系统的macintosh(麦金塔)电脑并取得不少关注与订单,却依然难挽公司颓势。为了拯救苹果电脑,董事会逼迫史蒂夫乔布斯退位让贤,于是他找来百事可乐副总裁约翰·斯卡利,跟他说:“你是想要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来这儿一起改变世界?”

    不过这位“卖糖水”卖的很好的先生到了苹果出任ceo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却是把乔布斯赶出了苹果,然后卖起了苹果t恤、墨镜、皮包甚至帆船。

    而在苹果电脑卖衣服的这十年时间里面,比尔盖茨山寨苹果麦金托什电脑而推出的windows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