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U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2章 特别的球赛(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是力度过大射高了打了飞机就是力度太小直传守门员怀里,但两边的门将同学们显然不喜欢以逸待劳守株待兔,纷纷选择主动出击,还各自祭出了自己特地挑选的秘密武器。伸缩手臂、小渔网、弹簧腿、飞天拳等等奇葩配件都先后登场,只是这些装备似乎更擅长抓“人”,比赛到现在守门员没收足球的次数只有一次,“擒获”对方或者自家球员的次数却超过了十次。

    至于比赛分数,目前是2比1,葫芦娃队一分领先小蜜蜂队,几分钟前小蜜蜂队守门员操作失误,白送了对手一个乌龙球,其余两个进球都是依靠防守方犯规点球打入的。

    显然现阶段守门员机器人就是个负责搞笑的累赘摆设,技术上根本做不到敏捷反应瞬间出手抓住高速飞来的足球,这也是为什么允许守门员配备那些奇门兵器的原因,只可惜这些东西的实际效果都很坑爹,还不如不配呢。

    总算是小选手们的心态还不错,并没有干出来恼羞成怒守门员上前线,或者将其换下来的腾出名额给中前场的情况。

    场面变成这样,作为两边球员的科学顾问和技术指导,马竞自然要被一同来看球的人开口吐槽一番的。

    某人在邀请大家来看球时,还把调门起的老高,说什么“男足是没希望了,咱们国家绿卡和身份证又特别难拿,不能像俱乐部那样随意引进高水平外援,从那两万号注册球员里面选人,来来回回矬子里面再怎么拔高个,最终还是没有小四高,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大家还是跟我来看机器人足球赛吧,指望它们代表国家队拿世界杯被男足那些家伙还要靠谱呢!”

    结果等到了现场,马董邀请的这些朋友们看见的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高水平比赛,没有在看到纷乱如闹剧的场面后,立即愤而离席已经是很给你马老板面子啦。

    其实马老板也是在悄悄抹汗,之前的试验不是这个样子啊!

    在之前的测试中,小矮人机器人在原地射门时准确度和力度都相当不错,现在三个进球里面有两个是点球打进的也能说明这一点。

    然而他们显然没有预料到,机器人在跑动中踢球传射的能力会大幅度下降这个问题。现在看来,这些动作显然超过了它们的设计能力,不但传感器和电动机反应速度跟不上,就是旁边双手拿着手柄遥控机器人的小队员们也常常反应不过来,不是踢早了就是踢晚了,经常踢到空气。

    而且就算踢到了球,力度也很不好掌握,即便场上比赛用球是专门的儿童足球,直径18厘米重量更是只有二百多克,比标准足球轻了接近一半,传球带球射门所需的动力输出相应要小不少,但是如何把握出脚力度依然是个问题。

    马竞在心里暗暗记下,这里得让工程师们重新优化,依靠肉眼观测评估力度,从而形成“手感”的效率太低了。

    因为电池原因,小矮人机器人在场上的时间很难超过5分钟,跑的越多触球越多续航时间也就越短,虽然因此特别规定了允许无限换人,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机器人下场换人,只要不是不顾电池余量跑到没电关机,都可以在换好电池以后重新上场比赛,但是这样一来很多人刚刚摸索出了手感,就不得不因为剩余电量不足而自行下场去换电池,等换好电池刚刚的手感基本上又要忘掉了。

    即便双方教练可以决定是否换人下场,但一场比赛下来换人次数妥妥超过30人次,教练们早就懒得管了,是否下场全凭自愿,这样一来呆在场上那些家伙才不会主动下来退位让贤呢!

    虽然蜜蜂同样掌握着先进的无线充电技术,蜂园里面遍布“高能”wifi热点,可以给大家的手机和平板,以及空中飞着的电波蝴蝶、电波萤火虫随时进行无线充电,但这些wifi充电塔在蜜蜂学校里面却是一台都没有的。

    倒不是说担心安全问题,不设无线充电站纯粹是为了避免老师和学生过度沉迷手机,反正大家的课桌和办公桌都经过了改造,上面都配备有充电接口,上课时把平板放上去就能充电,并不影响教学和学习。

    而且以wifi充电塔的输出功率,也是带不动这些足球机器人的,它们应该使用更大功率的微波充电设备,出于安全考虑就被放弃了。

    其实马竞很清楚,比赛场面踢的这么难看,上场小选手们是要负一半以上责任的。在之前的模拟比赛当中,两边机器人完全由ai控制时,虽然依然有跑不快反应慢命中差的毛病,但是彼此的协调配合还是很好的,也能看到一些精妙的传接配合,射门数进球数也不是现在这样的个位数。毕竟这些机器人的“球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