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U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0章 午时三刻(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剩下的半辈子来诅咒那辆让自己变成火人的坦克。

    因为思想开了小差,林琛四下索敌的动作稍微慢了一点,然后他就感到身子猛地一晃,接着面前出现一团火光与巨响。视角迅速从车内视角变成了上帝视角,俯瞰着草原上一辆熊熊燃烧的烧烤萤火虫。

    然而他却无心欣赏实时演算出来的拟真火焰,郁闷地调出战斗结算画面退出了战场。

    等到模糊的画面重新变得清晰起来,他的虚拟身体出现在一顶巨大的行军帐篷里面,周围满满地站满了人,放眼望去全是头和脚。

    确切人数是75,不过玩家角色只有15个,此刻都围站在帐篷中间的沙盘桌附近,剩下的60人都是各自车组的智能npc,这会儿正在程序的驱动下表演着休息玩闹的部队生活剧。

    早期坦克乘员通常有五位,车长联络指挥、炮长射击、驾驶员开车,通信兵负责喊麦、装填手搬砖,随着通讯和自动装弹技术的成熟,通信兵被取消,装填手也被部分取消,因此产生三人或四人车组的不同配置。

    大多数游戏里面的坦克都是让玩家一个人负责通讯射击装弹驾驶防空这些活儿,反正游戏操作都是简化过的,靠着键盘和手柄也能操作的井井有条,并不会手忙脚乱。唯一的问题就是显得太假,各种载具之间的差距太小,很难突出坦克特色,玩家甚至看不见坦克驾驶舱是个什么样子。

    而巨鼠工作室却从蜜蜂《五人足球》吸取到灵感,足球网游找不到11个人组队踢球用ai凑数,坦克游戏同样可以用ai帮忙开车。玩家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再加上4名合适的npc组员就可以成功运营一辆坦克或者轰炸机,然后拉出去和人干架。

    这些npc虽然能够行走说话操作设备,但本质上还是一段程序,只是更加复杂功能更多罢了,真正做决定还是玩家自己。但是多了这些npc演员,却让车组机组变得真实可信起来,有力得渲染了游戏气氛。

    以前林琛还抱怨过这些npc看着像人,但是只要多对话几次就会露馅儿,一点儿不想网游小说里面那些智能npc那么碉堡,并对此深表遗憾。但是今天他却觉得这样也挺好,npc没有真正的智力、记忆力以及虚拟人格,大家就可以将其当作木桩白菜不予理会,不然被60个ai围观失败,这个脸可就丢大发了。

    大家都围在中间的全息沙盘那里,显然是在通过上帝视角回看刚才的战斗,毕竟这一仗输的实在太憋屈了。

    全息技术在现实中还无法实用化,但在游戏里就没什么问题了,只要增加纹理透明度人某人某物变得半透明就可以轻松实现。对于那些感觉二战背景和全息沙盘不搭的玩家,巨鼠工作室也很体贴地准备了战术地图以及详尽的使用教程,坚持玩上两年保证能让军事素养lvup。

    林琛现在还坐在模拟器驾驶舱里面,想要行走自然不能迈动双腿朝前走,只见他双手抓着控制杆一前一后来回推动,然后人物就一摇一晃地走到了沙盘跟前。

    不科学的全息沙盘上,16辆坦克正在稀树草原的地形上奔驰交战,神秘的对手也是第一次露出了真面目。

    “卧槽,这不科学!”看到对方时,林琛就失口大叫道。

    其他人闻言纷纷转头看他,“这句话我们已经说过了,快交专利费!”

    难怪大家感到惊讶,实在是吊打他们的对手实在太匪夷所思了,任谁看到自己的坦克被人一枪就打爆,也都要郁闷发声的。

    一战时各国普遍装备过用来对付坦克的大口径步枪(战防枪),它们12到20毫米的超大口径对付当时十来毫米甚至几毫米薄装甲自然没有问题,就算不能一发入魂打爆油箱多打几下也能打死里面的成员瘫痪车辆。但是后来坦克装甲越来越厚,这种单纯依靠子弹动能击穿的步枪就失去了作用,毕竟想要提高子弹动能就必须增加口径,而这样会带来更重的枪管和更大的后坐力,最终肯定变成单人炮。所以在无后坐力炮以及自带爆炸部的反坦克火箭/导弹发明以后,这玩意儿就被理所应当地送进了军事博物馆。

    眼看着对手扛着一杆大枪灵活地利用树木草丛遮挡身形,然后抽冷子举枪射击,然后己方就会有一辆坦克起火爆炸,林琛完全呆滞了,呐呐道:“要是小豆子这种薄皮小豆丁还能理解,毕竟这种35马力的装甲拖拉机有被重机枪吊打的记录,可是m4和t34不该这么脆啊!”

    “不对!这家伙绝对有问题!”他忽然大喊了一声,稍微有点儿竭嘶底里,“我要找gm!这游戏太imba(不平衡),真是没法玩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