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信息化战争开启,那小国试刀,弹药是过剩的。所以各国用不着调集举国劳动力,大量人口依旧停在第三产业。一场战争几十发导弹就能解除这些小国的武装。大家都无所谓。
但是在卢安的记忆中。(另一个时间线)三战开启后,差不多连前线的迫击炮炮兵,打的弹药都开始用无人机来制导了,部分士兵配备的狙击弹都是小型制导弹药。
在技术上,三战的技术都在前面 信息化战争中试验过,而各种高科技武器的产量,会让所有人再次理解,什么是世界大战的规模。
战前手机产量能够达到多少,这些人力拉到军工厂,检测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步骤,维护自动化生产线,其生产力就能爆炸到恐怖的程度。
毕竟在二战前,没有哪一个国家敢想象,战争中能够上万架飞机,上万量坦克,潜艇,驱逐舰成批成批的下海。但是二战各国将国家潜力动员起来,远超和平年代人的想象。
在现在黔地中,天空中漂浮的大量的无人机,山间竖立大量的信号塔台。
此时谢晓乘坐直升机在六百米的 天空上打开玻璃窗,盯着强风观看山峦中的发展场景。咬着嘴唇,在狂风中用只有他知道的声音嘀咕道:“长期科技战略吗?是因畏惧而准备,还是真正的认真想打一场战争。你给的答案不确定,而我要一个确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