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6章 有凤来仪(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包干制,李中易参考的是公车补贴的逻辑:多不退,少不补,各个院子自己量力而为!

    原本多少有些奢靡浪费的风气,在承包制施行不到两个月之际,便取得了令人发指的成就,整个后宅内的开销,居然节省了五成以上。

    有恒产者,斯有恒心!

    以前的后宅之中,李中易的女人们吃的都是大锅饭,你今天买个赤金簪子,旁人不服气不平衡,也非得买一个,以免吃了大亏。

    施行包干制之后,每月的银钱拨下来都是固定的,花多了就只能自己掏私房钱去消费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拨下来的钱,都是她们自己的了。只要不太过奢侈无度,日积月累的下来,绝对是一大笔钱。

    将来,女儿出嫁的时候,都可以作为添妆。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增加聘礼的成色。

    现代人可能不太清楚,李中易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不算短了,豪门继承或是分产的原则,他自然是门儿清的。

    客观的说,在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基本继承原则之下,李中易缔造的绝大部分家产,都只可能由他中意的世子来继承。

    除了世子之外,别的儿子,就算分了不少宅院和钱财,和偌大的家业比起来,有如天壤之别,完全没有可比性。

    不论是儿子娶媳妇儿,还是家里嫁闺女出门,公中可以拿出的钱财,都是有规矩和定例。

    李中易不可能太过偏心,尽可能的一碗水端平,绝不可能一个儿子赏一亿贯,另一个儿子只给100万贯。

    这么一来,儿子或闺女的生母们自己积攒下来的银钱,就大有用处了。只要是正常的母亲,谁不乐意自己的亲骨肉过得更好一些呢?

    李中易两世为人,以他的丰富阅历,水总是往下流的,哪怕有虎爸狼妈,那也毕竟只是极少数。

    至于,竭尽全力往上回报的所谓孝顺儿女,嘿嘿,那就十分稀罕了!

    “娘子,你暂且住在此地,有任何需要,都尽管吩咐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