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酱国就在靠近北棒的边境地区,大搞特搞军事演习。
北棒国虽然有一些工业基础,却早已不适应全球市场的需要,其国民经济大多以农渔业为主。
由于北棒国所处的纬度高,农业生产也就春种秋收这么一季而已,让美韩联军这么一搅活,北棒国的百万大军必须全体戒备着,不敢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可谓是苦不堪言,越折腾越穷!
李中易早有挺进中原,逐鹿霸业的打算,问题是,有契丹人虎视眈眈的在一旁盯着,他就怕渔翁得利。
契丹人雄踞于燕云十六州,大周的河北、河南无险可守,耶律休哥分分钟可以带领十万甲骑,倾巢南下,坏了李中易的大局。
李中易想得通透,与其时刻担心耶律休哥南下,不如借用榆关之地利,水师之机动性,突然增兵榆关,打幽州的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
除了常驻于榆关的第一军之外,在水师的协助之下,李红易先后将二、三、五、四军调去了榆关。
等水师回转,李中易直属的骑兵营,以及近卫军的全部,也都要紧跟着北上榆关。
至于开京的防务,李中易还是按照老规矩,打算交给水师都指挥使周道中。
杨无双正想开口说话,却见一辆双马拖拽的古怪马车,从李中易身后的队伍里缓缓驶出,直奔礼成江畔。
李中易见杨无双出神的看着特制的双马拖车,不由翘起嘴角,信口问杨无双:“可知这是何物?”
杨无双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马车,不过,他毕竟是参议司的代理主官,消息比碰人灵通得多,犹豫了片刻,迟疑的说:“莫非是那玩意搞成了?”
李云潇瞥了眼杨无双,他心想,军中的二杨,一个是李中易的门生,一个是掌握军令的参议司代理主将,还都是顶儿尖的聪明人,能够猜中李中易经过这么多年苦心搞出来的炮车大,并不足为奇。
没错,杨无双猜对了,眼前的双马拖车,其实就是李中易借用高丽国丰富的铜料,研制出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