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的说:“咱们家这些年扩军到了两万五千人,足足比此前多了一万人,这么多官兵人吃马嚼的,收入又日益减少,日子也就越来越艰难了。”
站在西北豪门军阀的角度上,折从阮非常理解儿子的难处,藩镇的根本,全在枪杆子的实力多寡。
怎么说呢,随着李中易那小子的势力越来越膨胀,西北折家若想跟着李中易分一杯重重的羹,扩军备战势在必行。
扩军,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钱和粮。关于这一点,只要是有脑子的世家藩镇,都明白其中的奥妙。
一群乌合之众的战斗力,远不如一支规模虽小却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这是早有公论的见识。
历史上,农民起义之初,大多数领头者的文化素质非常低,见识也很短,比如陈胜和吴广。
等到国家被没文化没见识的农民起义领袖搅乱了,就轮到见多识广素质高的野心家们登场了,比如说,项羽、刘季。
项羽,出自楚国名门项氏,其祖父项燕是楚国的名将,他可是受过良好教育,非常有见识的大贵族子弟。
至于,刘邦的确没啥文化,却见多识广,擅谋人心,心狠手毒,懂得追随者们需要什么。
用现代语言来评价项羽和刘邦,其实也就是一句话而已:大流氓刘邦心狠手辣,做事没有底线,却比项羽这个大贵族更接地气。
这个所谓的地气,一言以蔽之,唯利益二字!
换句话说,无论领头者的私德多少糟糕,只要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懂得把到手的利益分配给追随者,基本上都会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功。
作为西北的名门世家,府州折家既有和李中易利益一致的地方,又有必须提防的一面,这也是长达近百年的斗争过程中,所掌握的政治经验和智慧。
历朝历代的君主,在打江山的时候,自然是盟友越多越好。然而,到了坐江山分果实的时候,削藩也就成了必然。
折从阮非常看好李中易将来的前途,但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