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了分红,打输了吃土,这才是公平的分配机制。
瓜分战利品,这是李中易自从河池军兴之后,一直大力推行的分利模式,其核心就在于:他要利用分配机制的改变,打破治乱的死循环规律。
只要是和平时期,人口必定会暴涨,然而可耕之地,却是有限的,到了分无可分之后,社会矛盾也就会日益突出。
如果不从一开始,就限制新贵们对土地的无止境贪欲,治乱循环肯定无法避免。
历代统治者,受限于重农抑商的残缺观念,目光非常短浅,眼睛始终只盯着古中国的一亩三分地上。却不知道,只要大力发展海运,完全可以通过殖民海外,而转移国内的利益分配矛盾。
在中国的历史上,两宋的海运贸易异常之发达,然而,整个国家的实权,被儒学洗脑后的文臣官僚们所把持,不仅没有发展出海外殖民的经济模式,甚至上演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历史悲剧。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虽然大大的扬威于东南亚等地,也做了些海外的贸易。然而,那只是朱老四厌文喜武,并且好大喜功的副产品而已。
朱老四死后,他的子孙们被文臣们所忽悠,居然下出了禁海的臭棋,实在是可叹呐。
李中易所主导的战利品分红体系,说白了,就是为了将来的殖民海外,打下坚实的基础。
跟着李中易从龙的新贵们若想守成享福,有薪俸有永业田在,比上不足,比下则绰绰有余。
若是,新贵们想发大财,那就只能跟着李中易的指挥棒走,把抢夺利益的矛头,对准海外那广阔无垠的新天地。
不当李自成,这是某位伟人的名言,李中易也一直深以为然!
朝廷最后的军事支柱被击败之后,实际上,整个大周朝已经轰然倒塌,中原的江山亦是李中易的囊中之物。
韩通大军被歼灭之后,二十多万战俘,如果没有大军弹压,很可能酿成不测之祸。
另外,李中易也没有急于进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