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0章 进宫(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压贩卖私盐的行径,一边通过海路,将高丽湖盐源源不断的运来平卢地区,并以极低价格每月定额销售给老百姓。

    无利谁起早?私盐贩子们在平卢地区的利润,呈现出断崖式滑落的走势,他们和李家军之间的主要矛盾,从与民争利,眨眼间变成了,跨境走私私盐的打击和反抗。

    李中易进入开封城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其实就和经济有关。

    已经被收了上千年的人头进城税,被彻底的取消了,并且入城的各种商品,都被集中于李中易曾经借着发大财的逍遥津大市场内。

    在逍遥津大市场内,各地运来开封的商品全部被登记造册,然后在官军的监督下,分别送入各家各铺的仓库里。

    商品登记造册和入城,并不需要纳税,只有产生了销售收入,才需要按照五税一的标准,足额交纳商税。

    历史上的天朝,因为轻商的缘故,名义上的商税,一直低得令人发指,基本都在二十税一的范围内徘徊。

    然而,由于商品经过每一个州县,都要收一遍税,实际上的商税,高得十分离谱,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商品在大周国内的自由流通。

    李中易在平卢的时候,就取消了商品的过城税,统一税率为五税一,且只有销售拿了钱后,才予以征收。

    商品统一登记造册入城,是李中易的发明创造,从实际操作面而言,具有极大的先进性。

    在登记制的前提下,李中易压根就不需要养n多的税务官,就很容易收上足额的商税。

    逻辑其实很清晰,入城的商品总数,减去抽查仓库和铺面的留存商品,就是销售的商品,偷税漏税没有,一目了然。

    在平卢的时候,有些不信邪的大商家,仗着是自己报税的便利条件,故意做出几本假帐,企图欺骗官府。

    结果,这些豪商统统掉进了李中易早就挖好的陷阱,因偷漏税款数额特别巨大,全部被抄了家产。

    如今,李中易已经进了开封城,自然是如法泡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