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得结结实实。
唉,李中易做梦也没有料到,竟然真的是鸿门宴!
只可惜,李中易虽手握天下第一强军,却只能如同韩信一般,区区数名侍卫就可以剁下他的脑袋。
这一刻,李中易真心后悔了,早知道有今日,他还不如就留在高丽,或是囤兵西北。
以李中易日益成熟的军事指挥才能,偏处于西北一隅,尽管可能需要费很多事情,他最终还是有信心统一整个中原。
只是,要命的屠杀诏,来得太过于突然,连嘴巴都给堵得密不透风,李中易竟然毫无还手之力!
当李中易被拖出柴荣的寝宫,正是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听见范质的声音,“拉回来。”
再次被架回来柴荣面前之时,李中易只觉得浑身上下,凉气逼人,官袍竟皆湿透!
“李中易听诏!”范质没给李中易留出细想的时间,又接过一份诏书,朗声念道,“敕李中易平章事制,门下: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李某,北进契丹腹地,擒得契丹皇室公主,夺天险之关,斩获无算……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列八相之末……奉敕如右,牒到奉行。皇周显德六年十月初九下。”
就在刚才,李中易被重新拖回来寝宫的时候,虽然冒了一身冷汗,脑子里却也渐渐清醒。
两份意思截然相反的诏书,逼得李中易联想起了一件往事:清初,康熙即将宴驾之前,对付九门提督隆科多,用的就是这么一招。
显然,柴荣的意图非常明显:只要你李中易真个是忠臣。高官厚禄,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如若李中易稍有反意,另一份夺命灭族的诏书。眨眼间,便会拿出要了老李家所有人的命!
等范质念出八相之末时,李中易彻底的冷静了下来,柴荣毕竟爱惜人才,给了他政事堂八相的高位。
按照李中易的理解,所谓政事堂八相,很可能类似满清顺治驾崩后,形成的以索尼为首的四辅臣制度。
那么,小符贵妃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