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
如果说当上宰相之后,所带来的福利待遇,这一条令李中易非常舒畅。
不仅如此,从此往后,李中易再见柴荣、小符贵妃和皇太子的时候,不仅免跪,而且还有座位。
李中易毕竟是现代人的人格思想,说句心里话,他一直非常鄙视跪拜之礼。现在,他终于有资格摆脱某些礼仪的束缚。在形式上拥有了较为独立的人格尊严。
宰相之尊,位极人臣,李中易登车之后。李云潇大声喝道:“相公上朝喽。”
“呼呼……啪……”领头的一骑元随,挥舞着手里的长鞭,在空中转了好几圈,蓄足了力之后,猛的击打在了地面上,发出令人刺耳的鞭响声。
紧随其后的是,八名高举“衔牌”的元随,当先一牌上书几个醒目的金漆大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宰相的衔牌,在明亮的灯笼光线映射下。熠熠夺目,令人一眼可见。并且终生难忘!
头块衔牌过去之后,第二块衔牌。上书“特进”二字。其后的衔牌,分别是开国逍遥郡公、太子少保、徐州牧、朔方节度使、翰林学士承旨、开封尹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元随的队伍之中,有人专门高高挑起灯笼,灯笼皆是一样的制式,印上了李中易最显赫的身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本朝体恤民生,禁止在早朝时,鸣锣开道扰民。为了区分官僚体系之中,各位老大们的权势和地位,按照规矩,响鞭的次数和灯笼上的字体,也就成了彼此分高下的标志。
别看李中易出门不算早,可是,到达宫门前的速度,却并不慢,可谓是后发先至。
原因其实很简单,路上遇见的所有官员,都必须避让到路旁,等李中易的车驾仪仗过去之后,这才可以继续上路。
李中易下车的时候,回头望了眼跟随自己上朝的仪仗队伍,心里多少有些小小的得意。
难怪,林副统帅要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醒掌天下之权,醉卧于美人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