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步入竹林深处的无人之所,魏仁浦停下脚步,转过身子,笑眯眯的望着李中易,故作埋怨的姿态:“无咎啊,你莫非是想和老夫闹生分,不成?”

    李中易心想,此老是个没骨头的老狐狸,当初,他们俩暗中结为互相依靠的盟友。可是,关键时刻,李中易要倒霉的时候,滑不溜手的魏仁浦却连屁也没放半个,干看着李中易坐蜡。

    如果不是李中易,带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而来,应对得当。只怕是,那一次危机,他就已经栽下了权坛。

    “魏相公说的那里话来?在下岂敢和您老,闹生分呀?”李中易准确的判断出,此公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想找他帮忙。

    说句不好听的话,李中易现在只想安静的等着柴荣嗝屁。顺带安稳的把柴玉娘给骑了,别的事一概不想搭理。

    无欲则刚嘛。李中易稳坐钓鱼台,端看魏仁浦想办啥事,又打算付出多少代价?

    自从,寝宫惊魂之后,李中易的整个人生观,包括心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

    “死”过一回的人,心态还能保持原本的常态,只怕是神仙也做不到吧?

    魏仁浦也知道。上次他弃了李中易,没有出声支援,这事确实做得很不地道。

    不过,魏仁浦也有他自己的难处,问题是,谁没有难处呢?

    见魏仁浦有些小尴尬,李中易云淡风轻的一笑,说:“在下记性不太好,很多事情。睡一觉,就全忘光了。”算是给了半个梯子,方便魏仁浦下坡。

    魏仁浦虽然圆滑,倒也没到恬不知耻的程度。他打了个哈哈,笑道:“老夫好象听人说起过,令二弟应该是在国子监中读书吧?”

    没等李中易开腔回应。魏仁浦径直说明了他的意思:“国子监中人才辈出,令弟读书十分用功。此次恩科,想必大有高中的希望啊。”

    魏仁浦一张嘴。就送上了一份了不得的厚礼,李中易如果不是亲耳听见,差点怀疑他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到了李中易和魏仁浦这种位极人臣的崇高地位,很多话,根本不需要挑明了说,彼此都会明白对方的心意。

    李中昊读书用不用功,才华是否出众,李中易这个当兄长的,岂能不知道?

    魏仁浦故意把李中昊拿出来说事,实际上是在暗示他,令弟此次科考,大有高中的希望。

    李中易故意装傻,叹息道:“我家二郎,做学问,还是大有不足啊。在下离京日久,也不在知道他有多大的长进。”

    魏仁浦挑起白眉,心中多少有些不悦,敢情,李中易把此事当作了,老魏同志当初毁盟的一个补偿而已。

    李中易虽未明说,话里话外,却在暗示魏仁浦,要想重新合作,必须另开令人心动的交易条件。

    魏仁浦毕竟是老牌子的政客,心中的不悦,眨个眼的工夫,就已抛诸脑后。

    此时的李中易,已是真宰相,他就算是成不了事,要想坏了魏仁浦的好事,不说易如反掌,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魏仁浦一想起家中的那些不成气的孽子们,就恨得牙根疼,只是,没办法,谁让他家已经落户于京城了呢?

    开封府既是帝都,亦是天下第一大府,因人口众多,留出的乡贡名额,自然也就不少。

    魏家的三公子,是老魏家唯一有希望中进士的读书种子。虽然是个书呆子,只要魏仁浦不死,倒也可以从旁教导,拉拔其成才。

    朝廷好些年没开过科举,魏仁浦觉得,这一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当然了,以老魏同志的宰相之尊,魏家的子弟,要想恩荫得官,起阶都比旁人,高出一大截。

    问题是,靠着恩荫得的官位,如果没有良好的机缘,一旦老魏西去之后,升迁方面难免会很有些艰难。

    通过科得官,包括座师,同窗,同年在内,可以织起多么大的一张关系网,魏仁浦这个多年的老宰相,不会不清楚。

    魏家的公子,只能仰赖魏家的门下走狗,将来才能支撑起门户,这是老魏同志绝对不可以容忍的败家之举。

    下一次科举,天知道会在何时?

    所以,魏仁浦豁出去一张老脸,也要寻求李中易这个开封尹的谅解,并且达成交换利益的共识。

    李中易听懂了魏仁浦的来意之后,不由暗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做父母的,不仅要供孩子吃好喝好,身体棒,读书有成。等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又要帮着运作,争取找一份起点很高的好工作。

    几千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