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佩服之极。”很有些口不应心。

    对于李中易的突然造访,正清大致可以猜测得到,究竟所为何来。

    正清虽是佛门方丈,却对朝中的诸多秘辛,颇不陌生。眼前的这位李相公,崛起速度之快,在本朝也仅有殿帅赵匡胤可比。

    如果,李中易不是现任开封尹,正清对于他的事迹,顶多也就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听罢了。

    可惜的是,大相国寺内的诸多事务,都需要李中易的谅解和配合。头一项便是,大雄宝殿表面上看似光鲜,其实由于生了白蚁,导致包括主梁在内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信徒们虽然时有捐献,可是,对于修缮宏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来说,也仅仅是杯水车薪而已。

    修缮庙宇的资金来源,大头还需要靠开封府的拨款,至少五万贯文以上。

    李中易这个开封尹先后两次到任,却一次都没有来过大相国寺,正清即使非常想和他搭上线,也必须按捺住性子,略微端上一点首席方丈的派头。

    今日个,既然李相公兼李府尹主动上了门,不管他所为何事,正清都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让李中易留下一点什么。

    正清陪着李中易去静室的路上,李中易忽然含笑问道:“大师,在下听说,贵寺拥有许多寺产?”

    这是什么套路?正清即使有了心理准备,却完全没有料到,李中易居然会从寺产的要命问题上,发难。

    本朝虽然崇道,可是,对于佛寺名下的庙产,依然给出了免除赋税的特殊优惠待遇。

    庙产(寺庙)、观产(道观)以及做官的士大夫之家,由于有不交税、不纳粮的特权,导致很多有田的农民,主动把自家的地,寄挂在他们的名下,变相逃避了朝廷的征税。

    国朝之初,由于连年战乱的恶劣影响,人口急剧下降,无人耕种的良田,可以很容易的分配下去。

    等到,政权延续几十上百年之后,朝廷赖于运作税基,逐渐被掏空。可是,朝廷的支出却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