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千丈。
李中易听黄景胜说起过,原本想和郡王府结亲几户官宦人家,最近都没有了下文。
“李叔父,我祖自从南方归家之后。一直郁郁寡欢。唉,小侄我也跟着遭了池鱼之灾。”李安国好一通诉苦,李中易听得很清楚,也很明白,李琼确实老了。
俗话说得好,穷不倒志,富不颠狂,平常心最佳。
人生在世,要经过无数的沟沟坎坎,一时的失意。只是替未来的重新崛起,打下良好的基础罢了。
李中易在朝中,也没几个靠谱的盟友,其中,李琼的开平郡王府,算是比较得力的一家。
基于现实,李中易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干看着郡王府没落下去。
这么大的事情,李中易也不可能和李安国细说,他只是淡淡的说:“车到山前自然直。世上本无路,只缘人趟出。”
李安国虽然是个超级大纨绔,却也极聪明,他马上意识到。李中易必是意有所指。
自从,李琼在南方吃了败仗之后,开平郡王府便陷入到了愁云惨雾之中。
就在李中易北上大名府的时候,李琼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开封府,一连数日,都没见宫里传出召见的消息。老王爷心中的失落感,大得惊人。
要知道,在成为败军之将前,李琼从来都是宫里的座上客,有啥赏赐都是李琼占先。
如今,李琼非但没有见着柴荣,连符皇后都懒得理他。也就是,政事堂的首相范质,把他召去兴师问罪。
那一次面谈,李琼面对的不仅仅是范质,还有枢密院的枢相们的集体责难。场面之难堪,简直前所未见,令李琼大跌面子。
李中易心里其实非常明白,开平郡王府虽然显得有些落魄,可是,虎死不倒威,即使是破船还有三斤钉呢?
大相国寺的尼姑肚子大一事,其实,以开平郡王府的潜在能量,真心发了狠,正清老和尚必然要低头,只是解决的时间方面,要拖些时日罢了。
简而言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