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赵匡胤的盘算,如果,李中易倒向赵家这一边,那么,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水到渠成。
只可惜,李中易自从归周之后,便和赵家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较为疏远的关系。
就在赵匡胤踌躇的时候。赵匡义突然厉声低喝:“二兄,杀父之仇,不可不报。”
赵匡胤仰起脸,冷冷的盯在赵匡义的脸上。斥道:“休得胡言乱语。”
尽管遭到了赵匡胤的喝斥,赵匡义却不以为意,他的这位二兄的脾气。早被摸透了。
赵匡胤表面上喜欢交朋结友,实际上。最喜欢的事情却是,独自坐在书房里。琢磨事儿。
赵匡义还非常清楚,柴荣临驾崩之前,其实对赵匡胤已经十分猜忌。
李中易的兵权被夺了之后,朝里的重将之中,对柴家天下威胁最大的,就是赵老二。
于是,柴荣明着提拔赵匡胤做了殿前都点检,暗中却把朝廷最精锐的部队,调入韩通的掌握之中。
这等于就是,明摆着告诉赵老二,以及朝中的全体武臣,属于你们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式。
自从晚唐以来,手握重兵的藩镇,一直是中原朝廷的心腹之患。原本,柴荣想用温和的方式,逐渐削弱藩镇的力量。只可惜,天不假年,在柴荣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这一宏大的理想。
事实上,历史上的赵老二,在被赵老三干掉之前,也没有彻底解除武将们对政权的威胁。
赵普接了赵老三的眼色,不动声色的说:“明公,李某不除,必有后患。”
赵匡胤皱紧眉头,反问赵普:“李无咎被明升暗降,由帅臣变成了第八相,恐怕对……”
赵普听得很清楚,赵匡胤虽然没把话说完,意思却异常清晰,李中易按照常理,也应该对朝廷颇有意见才对头。
“明公,您想过没有,一旦咱们那个啥,李无咎若是站在了朝廷这边,后果如何?”赵普扇动着小阴风,直接硬灌入赵匡胤的耳朵。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