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么?”
说句心里话,李中易把羽林右卫和党项骑兵,摆在整个大军的最前方,直接面对契丹人的巨大压力,这尤其令叶诚望大为感叹。
换作其他人,会这么做么?想都别想呀!
实际上,李中易一直把跟随他北上的广勇军、广锐军以及神卫军,都当作是拖油瓶,累赘!
面对机动力十分惊人的契丹皮室军,行动迟缓,战斗力很弱的这三支军队,大大的拖住了李中易的后腿。
但是,李中易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三支拖后腿的军队,机动作战能力固然不中,守住坚固的营盘或是城池,倒也有几分能力。
如果耶律休哥主动找上李中易的主力,进行阵地决战,李中易其实是求之不得!
早在河池乡军期间,李中易就十分强调两样作战能力,一是打不垮,二是跑得快!
至于和契丹人的阵地战,李中易这么些年,也完全没有闲着。他暗中搞的一些小玩意,一直由三司胄案那边的工匠,负责加工制造,慢慢的实验。
主动和工匠们打交道,一直是士大夫们所不屑为之的低贱之事,避之惟恐不及!
李中易主动要求接管三司胄案,范质自无不允的道理。只要李中易不想抓权,范质也就由着他的性子去折腾,反正花的都是朝廷的小钱,不费他范某人的半个大子!
叶诚望顺利的摆平了杨彬的刁难,广勇军上下,达成共识,全力配合深挖营盘。
李中易一直有些苦恼,这耶律休哥,和他以往面对的任何敌人,都有着本质性的不同。
目前的难题是,李中易并不知道,耶律休哥藏在哪里?
先锋营的精锐哨探,派出去一拨又一拨,侦察的范围也扩大了好几倍,可是,李中易并没有掌握到耶律休哥的行踪。
李中易在大帐之中,转了几圈后,眼前猛的一亮,随军的韩匡嗣并不熟悉耶律休哥的带兵风格,可是有一个人,应该掌握很多的资料。
想到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