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9章 深入敌后(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追上来,纠缠在一起,他们这些没有后援的斥喉就麻烦了。

    如果有人站在半空中俯视下方,就会发现在茫茫大草原上,有几批人马向同一个方向突进,形成了一个半月形包围圈,李过这群人正好在包围圈的中心部位,情况十分危急。

    李过的斥喉营战士个个都是久经战火的老战士,不需要人提醒就知道面临危局,必须夺路而走,没有人再爱惜马力,留得青山在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说,李家军训练一名普通士兵需要花三个月时间,那么一名精锐的斥喉兵则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步兵需要掌握战斗队形中刀枪的战斗方法,骑兵需要弓马纯熟,而斥喉兵则需要样样精通,同时还要掌握很多特殊的技巧。

    在历次契丹人进攻榆关的战斗中,斥喉兵出生入死获取的情报,为主帅提前做好防御措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屠牙在后面拼命地追赶,但双方战士都是一时之选的精锐,控马的技术差不了多少,而且双方均是一人三骑,屠牙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所以他始终无法拉近和李过这群人的距离。

    李过担心被契丹人合围,屠牙担心放跑了南蛮子不好向耶律休哥交代,两群人的距离一直保持在三里地左右。李过甩不脱屠牙的追踪,屠牙也一时难以追上李过,双方形成了暂时的僵局,大家彼此奈何不得。

    李过已经看见了榆关的界碑,他刚刚松了口气,觉得即将逃离死地,却猛然看见前方不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一条黑线,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李过终于看清楚了,那是大队的契丹骑兵,看架势至少超过三千人!

    李过的一颗心马上收缩成一团,他收紧缰绳,缓缓让战马减下奔跑的速度,下意识地用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唇缘,回归的道路已经被契丹人完全封死了,怎么办?

    思索片刻,李过毕竟是久经杀场的老兵,仅仅犹豫了一会,决心率队返身向东走。

    一行五十余人刚掉过马头,就听有人惊叫了一声:“快看,有敌情。”李过迅速转身仔细一看,大漠的东边远处烟尘滚滚,隐有风雷之声。

    李过本就是草原人,马上明白过来,那是契丹人的大队骑兵,看样子至少有二千人,还没等李过反应过来,西面也出现了契丹人的影子。

    东南西北四周都是契丹人,李过知道情势已经不可收拾,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返回榆关的机会了。

    李过横下一条心,果断下令道:“掉头往北,我和杨小乙在前突击,其余的人千万别掉队。”斥喉营里的都是训练有素的战士,听了李过的命令后,迅速掉头快马加鞭地撤离险境。

    契丹新任幽州兵马副都总管耶律纳兰拔出长刀,威风凛凛地向前一指,麾下的将士们呐喊着向南蛮子狂追了过去。纳兰接到的命令是,不许放过一个斥喉兵,一定要把榆关的眼睛全部打瞎,为摄政王将来的大举南下扫除必要的障碍。

    纳兰这次率一万铁骑南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南蛮子的斥喉营,在历次榆关争夺战中,楚雄的斥喉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耶律休哥和杨烈对峙多年,他知道杨烈确实不愧于名将的称号,如果不把杨烈的眼线消灭干净,耶律休哥已经失去了南下突进中原的信心。

    在清河屯,纳兰设下圈套一举消灭了张左率领的榆关五十名精锐斥喉,战果可谓辉煌。

    纳兰很聪明,他没有继续沿着西北方向南下,而是掉头往东,利用机动力强悍的优势摆脱了榆关军的追击,从而躲开了杨烈设置的陷阱,跳出了榆关军的伏击圈。

    纳兰知道大部队行军不易保持机密,临东来的时候,他将所部骑兵分为了五部,每部之间相距二十里路,以保证能够及时相互支援。

    纳兰一边追击李过的斥喉兵,一边派人去通知临近的两部人马从侧翼包抄,务必要将可恨的榆关斥喉屠杀殆尽。

    李过侧头看见南面的烟尘越来越大,心知这次遇到了天大的麻烦,活着回榆关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

    杨小乙根本没有去关注后面紧紧追赶的契丹人,一双大眼睛始终注视着大哥李过的骑姿,从李过的一举一动中汲取有用的东西。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残酷作战,杨小乙没有任何理由惧怕貌似强大的契丹人。

    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优势,与赤立德的奋死拼杀,激发了杨小乙丛林之王的兽性。野兽们为了生存而拼命,在野兽面前毫无正义与道德可言,狭路相逢勇者胜,坚强的活下来才是丛林生存的最高法则。

    在丛林里,杨小乙白天要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