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故人聚首(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烈了,中天水泥厂无论是在营销、销售,还是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价格方面都没有优势,像现在这种情况,普通水泥就算卖出去也赚不到什么钱。

    相反,虽然国内水泥总产量比较大,高达五亿吨,但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普通水泥,特种水泥产量不足百分之五,也就是说只有一百多万吨的样子,其中还包括装饰水泥、自应力水泥等品种,而用途最为广泛、需求量也最大的快硬高强度水泥严重短缺,所占比例不到千分之一,也就是大约几十万吨的样子,市场空缺非常大。

    相比普通水泥,特种水泥、尤其是快硬高强度水泥不但销路好,价格也比较高、利润空间大,只要研发成功并实现生产销售,足以改善当前中天水泥厂的经营状况。

    但是中天水泥厂的领导却认为,特种水泥的研发投入比较大,研发风险比较大,有可能将钱投进去却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公司现在的情况已经无力承担这样的风险与投入。

    另外,特种水泥相比普通水泥的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就算产品研制成功。厂里还要投资进行生产设备改造,这同样是工厂无力承担的。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算特种水泥的产量比较低,快硬水泥全国总产量也不过几十万吨,中天水泥厂就算上这样一个项目,也不足以消化庞大的闲置产能。

    所以谢志刚想尽办法游说,还是没有办法得到支持,中天水泥厂关于快硬水泥的研究最终还是被叫停。

    谢志刚失望之余,依然不甘心项目失败,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是动用自己个人的人脉关系,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在其他地方重生。

    中天大学的硅酸盐专业在国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天大学的老师、校友以及谢志刚的大学同学不少都在这个行业,不过行业的形势不好,谢志刚一下子也没有找到有哪个财大气粗的单位愿意支持。

    这其实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与水泥行业的情况有关,由于行业的情况不好,大家都不敢乱花钱,加上库存高企、产能闲置,这个时候上新项目风险太大。

    包飞扬也是通过孟爽才知道这件事,孟爽则是通过大学同学那里得知这种情况。

    方夏实业集团目前已经形成陶瓷、造纸、能源、新材料与金融等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其中陶瓷仍然为核心产业,造纸产业通过与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的合作,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新材料是方夏实业集团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行业。

    能源则以外围的美国塔克石油公司为主力,本身通过投资,已经介入多家能源企业,但还是以战略投资为主,实际上通过金融运作,方夏实业集团目前的影响力已经渗透进入多个行业。

    包飞扬对方夏实业集团的扩张还是比较谨慎,他希望方夏实业集团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也就是现在陶瓷产业,以及代表未来的新材料。为了保持对产业链的影响力,在其他产业以投资为主。

    方夏实业集团也投资了一些水泥厂。毕竟严格来说水泥与陶瓷都属于硅酸盐这个大的范畴,不过方夏实业集团投资的这些水泥厂都纯粹的只是资金投入。作为投资方之一的方夏实业集团并不参与这些企业的直接的经营管理。

    孟爽本来打算给这些水泥企业打个招呼,看看哪家公司有兴趣接手谢志刚研发的这个快硬水泥项目。孟爽之所以愿意打这个招呼,也并不仅仅是因为谢志刚是她和包飞扬的同学,而是她也认同谢志刚的判断,普通水泥市场未来虽然还有增长的空间,但是特种水泥的价值无疑更大。

    包飞扬从孟爽那里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对孟爽的看法也比较认可,不过他觉得谢志刚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这个时候一家水泥企业简单地将谢志刚招揽到旗下,然后出资让谢志刚的研究继续下去,并取得最终的研究成果,从这一点上来说,谢志刚本人最后所能得到的利益与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谢志刚的知识和能力并没有体现价值,所以后来包飞扬跟谢志刚联系一下,向谢志刚提出一个新的方案。

    包飞扬所提出的新方案的核心就是让谢志刚自己当老板,谢志刚没有资金,但是有知识,包飞扬希望他能够自己重新拉起一个研发团队,以争取尽快取得研发成果,至于资金,则由方夏特种材料、方夏金融旗下的风投,以及临港经济开发区方面进行投资,另外包飞扬也会想办法通过担保,让谢志刚以个人身份从方夏金融方面借到一笔钱,谢志刚通过技术入股和贷款的钱入股占有公司一部分股份,其他投资人则持有相应的股份,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