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居民,归朝廷管的共有军屯800多户,商屯5户,汉民54屯,1苗32寨。
化外生苗有多少难以知晓,大小城寨约有几百个,这些人叛附不定如随风之草。
吴三桂叛乱后,对乐意投靠他的苗蛮土人都大肆封赏,受封的土千总,土把总在这附近的就有十几,20多个,现在前来进犯的多是这帮人。
他们这些卫所兵每年都要和小股蛮兵交战,都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只是今年逆苗相信康熙已死,蒙古人已经杀进京师,朱三太子在金陵登基称帝之类的谣言,攻势尤为猛烈。
经过去年12月的慌乱后,现在他们已经把附近汉民的人口钱粮都搬进了易于把守之处。
我表示了赞许,和他们一起商议起在各处营地安排,决定了严守城池,先守后战,待敌自退的策略。
具体兵力布置和防守安排已经无需我再插手,如何挖掘壕沟,如何设置据马,如何安排哨探,都有惯例可循,城外还会设置几处游兵,侦查敌情袭扰敌人后路。
康熙14年,2月1月和2月的战事乏陈可善,逆苗缺乏攻城手段,人数也不够众多,每次只有第一波冲向城墙时锣鼓齐鸣,呐喊震天,看起来十分恐怖,然后手段不外用竹束填入壕沟,使用云梯,攻城锤,再挖掘城墙,他们有不少鸟枪和三眼铳,但没有真正的红夷大炮,因此很难破坏出一个足够大的缺口,或清理城墙上的守军,只要守军能不慌张沉住气,等到贼军冲到壕沟边,再使用鸟枪弓箭进行射击,近了用长矛,便可较为容易的将其击退,然后蛮兵就会士气大挫自相扰乱,连续几天无法破城,就会自行退走这里卫所三城中,古亭城位于最北端,是在前朝一座小县城基础上翻修的,建于平地之中,引附近彭岩溪绕城为护城河,附近丘陵较为和缓,良田较多,城内有多口水井,城外有多条道路在这里交汇,可以通往重庆,贵阳,湘西,城墙周长4里,2座城门,城墙以夯土为主
,外墙包砖,城不高,但也足够防守,城中有关帝庙军士多
-->>(第9/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