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岁的每人十五两,五十五岁以上十两,十五至二十五岁的十叁两。此后每月月银按照工时和工龄不同发放,最低一两,最高不限。具体的事宜会有人来告知你们。”
“至于地皮问题,我会去和官府解决。今后不需这般挤在中庭,会给你们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只要你们能专注于这书坊里的活计。”
张刻头发昏,觉得天上掉馅饼不过如此。他谨慎地怕这里有诈,为着手下的工匠们考虑问道:“小姐所言算话?”
“自是。”
“可以白纸黑字去官府公证写下吗?”
“可以。”
“若是之后再进书坊的?”
“一律按照这个标准,这是最基础的,做得多,做得好,做得有创意,自然还有更大的赏。”
张刻眼冒星光地问:“什么是有创意?”
仰春指了指那堆陶泥活字。
“这个就极好。先用这种形式排出一版《叁字经》给我看。”
张刻高兴连连地给仰春作揖,随后兴冲冲走近逼仄拥挤的中庭。没多久,中庭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仰春没管他们如何高兴,带着荠荷往外后。临了交代其中一个掌柜:“收购之时,不可剥削,不可压价,手续齐全,流程正规,有拿不准的事来和我商量。”
掌柜们不敢对仰春懈怠,抱拳称是。
*
确定好了印刷坊的事,且还有个这么大的收获,仰春只觉神清气爽。
晚春时节,垂杨蘸水自成诗。
青石驳岸蜿蜒如游龙,条条丝绦垂悬若碧玉帘栊,新抽的嫩芽在熏风里舒展成半透明的翠绡,映得春水都染了叁分青碧。
春风和暖,莺歌虫鸣。
仰春见世间春和景明,不由去想,此时曹州的徐庭玉一切安好否。
“二小姐,今日顺利,要不要我们沿着河堤走走再回去?”
荠荷将水壶递给她,仰春接过来喝了一口,点头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