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风烟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0章 一门三将刀剑枪(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高风雷沉得下心,先前数次与岳离搭档,默契更堪比封寒,譬如从火烧摩天岭中逃生,譬如将林阡击落马下……

    如此惊人,说他是豫王府综合素质的第二,真让人想了解第一要怎样非人。

    言归正传,说回这战局中来,杨宋贤潺丝剑法再精绝,也像极了狂风之下的片片柔云,刚聚又有零散之象,杨鞍看似并不能为他逆势。司马隆掂量了几招、知道杨鞍几斤几两后,也不再与他纠缠,重心仍放在玉面小白龙剑上。

    宋贤心中暗自叫好:这司马隆恐怕很难想象,鞍哥才是这里最可怕的人吧——

    杨鞍这回旋力在营造之初,招式再怎么叠加也不过是小漩涡,故而称为“小回旋斩”,最怕在还未成型之际就被敌人一力破除,便如上回帅帐相杀;但若漩涡扩展到大回旋后,即便如林阡饮恨刀那样一力破除打偏了他的刀,也会像赵大龙那般被打偏后转回来的刀砍中后脑勺,“大回旋斩”。

    如是,小回旋斩是气流在极小空间内自旋,大回旋斩则是整个战局都能覆盖甚至能使打出去的刀转回来,大小回旋的不同之处,只在于需要时间来积淀。好在此刻,有宋贤帮杨鞍牵制着司马隆,使得杨鞍绝对有空屯集招式。宋贤自然信他能行,为他缠斗司马隆时,心暗笑,现在怎成自己“钳制”司马隆了?

    小回旋,近距连击起漩涡,险遭司马一锅端;杨宋贤,剑若丝雨补残裂,却受碎步杀气险;杨鞍刀,续将气流向阔演,转瞬绽扩动苍天;司马隆,欺压之际忽色变,面前身后全是眼——

    面前身后,不知何时,仿佛全是风眼,每只眼都是回旋刀的血性、和司马隆以为没有的杀气,“大回旋斩!”妙真脱口而出,宋贤也觉妥帖,这从小到大他们一直依赖的刀和人啊……

    那一刻,回旋刀掀起的飓风形成漩涡,将战局中的他三人全然裹挟,四面八方全是将收未收的向心巨力。这种招数,司马隆见所未见自然不敢妄动,只怕稍一动就打破平衡被杀死于漩涡之中。一恍惚,趁他犹疑开始反击他的,究竟是无数似连又断的潺丝剑呢,还是一把千丝万缕的回旋刀?不得而知。

    是宋贤的剑法厉害,才给鞍哥争取了这么长的酝酿时间一直没教司马隆注意到他,而也正是杨鞍这回旋力的环绕加重下,杨宋贤的缕缕云丝,才仿若浩浩荡荡云海、烈风吹不散、反往风上压……杨家兄弟的刀剑合璧,互相渗透,浑然天成!

       

    这一迟钝,却无慌乱。

    司马隆与赵大龙那种杂碎自不一样,若然力道果真悬殊、真像传说中的比林阡还强上几倍,那么纵然是大回旋斩也会被他整体拆开、即使回旋刀打出去飞回来也还会被他视若无物……

    谁胜谁负,不出手什么都是未知。何况司马隆又不知道赵大龙的惨景,只是惊异,而非惧怕。是以司马隆缓得一缓,就立即运起九成力——

    宋贤心念一动:连跨了两级!

    临危时刻调用的真气,必然是司马隆目前拥有的最强战力,九成力直追上次他伤林阡,只怕宋贤杨鞍挡不住!徐辕听出危险、闻风而动,弓箭已在手等候了多时,只在刹那,流星般射,既为打断司马隆的注意力助杨鞍宋贤逃生、同时、更在试:是否在这一刹放箭真如主公所说、能打乱碎步剑力量的三层分布……

    不错,这就是主公曾经说的,司马隆可能具备的破绽!主公的猜测没有错……徐辕嘴角一丝胜利的笑意——

    林阡养伤时与他提起过这个思路,林阡分析过九种在碎步剑下逃生之人,总结说,“突发事件会令这九种人逃命,可能是突发意外干扰了司马隆的注意力从而杀气减轻、但更可能是‘突发意外会使司马隆三层力量的分布被打乱、从而引发时间上的滞后’——其实,不止突发事件会这样,司马隆力道整体加强的过程中也可能有滞后的片刻、以供三层力道的重新分布。”

    林阡这两个有关滞后的猜测,除徐辕外也还告诉过杨宋贤。猜测一是三层力量受外界干扰“被重排”,猜测二是三层力量因固有局限“自重排”。

    猜测一来自于九种逃命之人的共性,猜测二则来自于上一战林阡明明刺透了司马隆战甲却遭遇司马隆片刻后的整体加强,为何会“片刻后”才整体加强?那未必是司马隆刻意请君入瓮。于是林阡有了这样的大胆设想,司马隆整体加强的过程里就会有滞后的片刻,虽然这滞后是司马隆自己为了调整三层的重新排布,但道理和遭遇突袭时三层被外力打乱重排是一样的——总之都会滞后!

    但林阡曾不无忧虑地说,司马隆因这两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