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风烟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4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1)(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把这群苏军拉回头带到盟军来为抗金出力!

    二则,苏军的下场不会对短刀谷的这些川军造成任何正面的影响,只有可能为渊驱鱼则川军与义军私仇永远无法消除!

    “我曾耳闻,那越野山寨的史秋鹜,不肯和肖忆、穆子滕这些昔日兄弟有一样的归宿,费了极大的气力才肯归降主公。归根结底,其实是因为这些越军归降的时间有先后。所以为了不重蹈覆辙,苏军和川军,要归心也该是一起归心。”覃丰显然是曹玄这一行动的谋主,见林阡看向他,终于说出他的初衷。

    出谋之初的覃丰,也非常理解苏军和川军的执着,只要他们心里仇视或憎恨盟军,叛乱一次不成就会有下次,一支覆灭了又将再续一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其让他们陆续送死,不如让他们同归于一。

    一个看出同根同源,一个杜绝前仆后继,曹玄覃丰殊途同归,他们的初衷是,让川军发现此路不通,让苏军良心有所发现。

       

    接下来曹玄付诸行动,孤身一人深入虎穴,明为支援苏慕梓,暗中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他要让川军认清内战的错误,放弃私仇、一致对外。

    “几年来我调查发现,这部分川军想念旧主,很难整合和融入短刀谷。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目睹陇右苏军的所作所为并参与,让他们亲眼看见内战会对北伐拖后腿,令他们失望,对私仇放弃。”这种做法恰好也把金军变为己用、用以唤醒川蜀这一支兵马的良心。

    “川军总觉得不公平低人一等,所以才会对旧主抱存理想,以为有这样的寄托就能改变现状。只有实践过知道自己走的是死胡同,人才能自己走回来。”覃丰点头。

    打破梦想的办法是让人发现梦想比现实还惨淡,当内耗只会造成贻误和伤害,官军会从早期的优越感减轻、心理不平衡,被曹玄暗中引导成渐渐地“不愿再打内战”。他们会发现,自己反林阡反得确实很畅快,可是却因小失大、为虎作伥了,他们会反思,身为官军,第一要务不应是争权夺利,而该是以抗金为己任!

    所以在奇袭榆中的关头,曹玄对谌讯指责“难道你千里迢迢追来是为了分道扬镳”,一方面是为了支持苏慕梓疏离谌讯、杜绝谌讯和赫品章继续合作下去,一方面则让谌迅为代表的川军被触动心弦,暗示他们,千里迢迢追来陇陕追寻旧主,居然是有可能分道扬镳的。与旧主之间的那条线,当时就有了断点。

    有了断点,何愁不崩断。

    第二件,曹玄暗中离间和感化苏军,令苏军产生疑惑。

    没错川军和苏军是同根同源的,能唤醒川军的良心,就能唤醒苏军的,只要他有良心,比如说赫品章,也一样会质疑,金军来袭时我们为何要打内战?

    不过,苏军毕竟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多年,需要在唤醒他们之前施加更多外力,需要比等待川军觉悟消耗更多耐心。曹玄对赫品章,曾存心离间分化——在他察觉出赫品章有少年心事之后,他对伏在城楼上发呆的赫品章说出很多触动良心的话,让赫品章对苏慕梓的原则产生疑惑。

    赫品章只是苏军中一个代表而已。是曹玄,也是形势,促发着苏军里清醒者和迷失者的分道扬镳。

       

    这第一件和第二件,都完成得隐秘且顺利,不过,并非没有付出代价。

    “然而,这期间,田若凝和耿直等人因内耗牺牲,是我不愿见到,却是不能避免。”曹玄语气一转,对过程中引发的负面作用忏悔不已。虽有金军和祁连山此方唱罢彼方登场,但田若凝和耿直的牺牲,到底是他的“叛变”间接或直接引起。

    曹玄之所以一直没有对林阡承认自己初心,原因之一正是当初无辜害死了他们,他知道林阡不会愿意牺牲这些人。却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内战,害林阡失去爱将的同时,也令苏军和川军的很多人确实看清楚了内战的害处。尤其田若凝之死对赫品章的打击重大,使他在当日就心底埋下了一根刺。

    “吴都统闻知战况,已将你降级处分,念你最终归顺,更还拯救了川军与苏军,罪不至死,回谷再罚。”林阡叹了一声,难免伤怀,“牺牲了田若凝和耿直,我虽痛心,逝者已矣,现在知道你出发点也是好的……只盼你能够将功补过。”

    “主公,这处罚,曹玄心甘情愿,也算是对田若凝、耿直等弟兄的救赎。”曹玄道。

    “我也希望,下不为例。”林阡眼神严肃而复杂。

    “谢主公原谅。”曹玄噙泪回应。

    曹玄因“与楚风流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