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八七章 多顺利(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似乎不会冷了,演出服外只加了件薄外套的女琵琶演奏家主持人跟在舞台上一样灿烂:“有机会还可以去看一看杨主任的母校浦海音乐学院,有很多著名的演奏家作曲家都是从那里走出来,包括我们李老师,还有乐团的很多老师,还有我们非常受欢迎的三零六乐团,杨主任为他们创作了很多非常精彩非常美丽的乐曲。”

    文付江点头:“对,三零六乐团,在国内已经鼎鼎大名了,特别优秀才华横溢的一群女孩,是民乐的骄傲!”

    有华人音乐家作旁证,听众们就更期待又充满想象的样子,有些人都表决心一定要回去看看了。今天真是绕梁三日啊,不光彼此,连那些白人也意犹未尽。这可不是信口开河,大伙搜集了好多证据的。

    别七嘴八舌的还是让资深专家先说,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茅天池实事求是的中肯样子:“今天观众的热情非比寻常,尤其对于一首这么大胆的新作品,能有这么热烈的反响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预见到的,但是我并不觉得很意外,在听完第二乐章之后我就跟身边的人说这首交响曲肯定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中年浦音校友充分利用茅天池的停顿时间:“度把握得很好,作品首先给了听众亲切感,有他们熟悉的东西,然后再拿出新鲜的东西,之后再表现出民乐的美和内涵和力量,第三乐章非常有震撼力,彻底征服了听众的耳朵,作品对这个过程循序渐进把握得非常好。”

    另一位已经转行做了旧金山市政府公务员的校友还没忘本:“我倒觉得比表面的震撼力更重要的是作品逻辑结构上的自恰,是说服力,不能只凭力量,更重要的是让听众接受让他们信服,才能得到那样的心悦诚服交口称赞。”

    “称赞,称赞!”完全保留了市场大妈气质的烫卷发中年妇女在外圈嚷嚷:“太称赞了,老外都说一个赛棱体,峨眉增!”

    大家哈哈一笑。

    中年妇女很受鼓舞:“太有面子了,今天我们中国人在这里扬眉吐气!刚才出来的时候俩老外跟我们说话,态度都不一样!”

    大伙呵呵一乐,纷纷踊跃举证,看到的听到的主观的客观的侧面的正面的,很多人都拿经久不息的掌声作为直接证据,还挺严谨地要统一一下计算方式以确定到底是八分钟还是十分钟,其中又有多少是给作曲家的。

    业内人士不会拿上半场跟下半场对比,不能对不同的艺术取向作高下判定,但那些凑热闹同胞却精于此道,何况人家指挥的讲话本就有明显的轻重却别。

    “我后来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呀,我都不好去看那两个老外了。” 中年妇女的哈哈简直响彻艺术中心。

    这几个中年妇女就敢统治艺术中心了,越来越放得开:“看我们自己人又高又帅,怎么看怎么有面子!”

    “合张影吧?”简直轻浮了:“小帅哥。”又娇羞。

    杨景行呵呵点头:“好呀。”

    业内人士也对这些外行表现出足够的宽容,让开地方让杨景行被几个中年妇女簇拥着拍照。

    好在业外人士也懂:“小声点小声点,别给作曲家丢人!”

    杨景行呵呵:“没有,是您给面子。”

    陆续给组曲家面子的人还不少,不过大家兴奋热闹之余都没忘记尊老爱幼,功成名就的浦音校友也很及时退避一些让一个老人能顺利地朝最内圈移动。

    挤进内圈的老年人比茅天池还年轻一些,穿着一件大了两号应该是为青年人设计的夹克衫,但老人的气质并不像个追求潮流的人,面对问团长开口说话也显得比较拘束:“领导你辛苦了。”

    文付江真不好意思了:“不辛苦,谢谢您。”

    老人点点头,转向作曲家这边靠近两步:“小伙子今年二十几?”

    杨景行热情回答:“我二十二了您。”妇女们一片赞叹。

    老人认真讲述:“我六十二,二十八岁过有三十多年,一言难尽……越老越想家。”

    杨景行点头陪笑:“您放心,家里很好。”

    老人看一下两边:“第一次进这个地方,我女儿他们没空叫我来。”

    当着这么多人,杨景行会表现:“您一个人?这么晚了您注意安全。”

    老人抬手指大概方向:“subway,有……”

    热心人很多,不光让杨景行放心也打听老人的家在什么地方,或许可以顺道。

    老人生怕话头被抢走:“你们远道而来,我没有什么好招待……”

    文团长安抚:“老人家您客气了,您来看音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