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当当当当当(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薄,装饰音画蛇添足,也不是杨景行玩得好的。第一变奏就把主题换到左手,简直是卖丑。第二变奏,明显是在模仿海顿。第三变奏,明显是模仿莫扎特……而且模仿得很糟糕。

    贺宏垂当着杨景行的面,逐小节的批阅点评,顺带讲解理论知识,让他受益匪浅。

    贺宏垂都这么上心,李迎珍更是认真了,让杨景行在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上奋斗了一下午。

    杨景行第一遍下来就被劈头盖脸一顿骂:“你自己听听,哪有这么浮躁的忧伤!我看你现在整个人都浮躁!”

    第二遍下来,还是骂:“八度那么做作!谁听得下去!”

    第三遍下来也没好多少:“d大调这段应该全曲最温柔的一段,你怎么弹的!”回头,张楚佳对杨景行幸灾乐祸:“奇葩终于要尝尝我们的日子了。”

    胡以晴则安抚杨景行,说这是李迎珍严格要求他,让他顶住压力。事实上杨景行已经弹得很好了,年轻人,弹那种曲子,显得浮夸一点有什么大不了。

    星期天,农历九月二十一,霜降,天气阴沉,不但凉,还有点冷了。秋风吹过,落叶缤纷。

    上午,站在音乐学院北楼二楼的阳台上休息时,杨景行能听见从上面传下来的音乐声和女生说话的声音。能确定是三零六的,是在练习一首杨景行没听过的曲子。

    这曲子很轻柔安静,和《魂斗罗》完全是两码事。笛子,扬琴,电子琴和琵琶担任的主角,几个声部交融得很好,听着特别舒服。

    看杨景行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思考人生,李迎珍也没催促他抓紧时间回来练琴。这孩子,最近确实有点浮躁。李迎珍有些后悔自己太心急,不该那样表扬他的天赋,也不该让他这么早就不得不去钻研作曲。或许他真的需要好好休息冷静一下。

    听完了楼上的演奏,杨景行回屋,坐到钢琴前,都不用摸索酝酿,直接把刚刚听的曲子弹了一遍。

    李迎珍都没打断,因为杨景行弹得挺好,挺投入。杨景行也弹得很简单,没有自作聪明搞一堆装饰音和复杂的和弦。

    杨景行弹完后又坐在那里发呆。楼上传来一个女声:“喂,楼下的。”

    杨景行也没屁颠屁颠出去搭腔,休息了两分钟后把《升c小调圆舞曲》重新弹了一遍。

    胡以晴和张楚佳没敢发表评论,都看李迎珍。李迎珍也没表扬杨景行,问:“有什么体会?”

    杨景行好像答非所问:“音乐的世界太深奥,太宽广,我的想法太幼稚。”

    李迎珍轻叹一口气安慰:“不管是什么想法,只要你去努力了,都不能说幼稚。”

    杨景行笑笑:“谢谢您。”

    三个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张楚佳问杨景行:“你不会是被他们两个骂傻了吧?”

    杨景行做出先天性白痴的表情。

    胡以晴笑:“不会的,他很有自信。”

    张楚佳也说:“你以为我真的没事做啊,天天来陪你受打击,就是想看你这个奇葩能创造什么奇迹。”

    胡以晴建议:“你好好休息几天吧,真的,晚上别去琴房了。”

    张楚佳继续说:“你可千万别有挫败感,不然我这个练琴十几年的人就没法活了……那些一辈子没写出作品的人也早点死了算了。”

    杨景行摇头:“什么挫败感,顶多就是有了点自知之明。”

    张楚佳鼓励:“加油,说不定三零六以后就多了个男的。”

    杨景行这天晚上果然没练琴了,并不是说练了等于白练,而是这种练习所取得的进步对他来说太容易,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的。

    可是他展望自己的未来,真的能在音乐的创作上作出贡献和突破吗?难免值得怀疑。他甚至担心得到得太容易反而会使他水平受到限制。

    就算一年内把所有的世界名曲都弹到相当之好,对杨景行自己来说,还是等于一无所获。他还是不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与别人分享。

    新的一周开始。一大早陶萌就审讯杨景行:“你昨天晚上又在市里?”

    杨景行摇摇头。

    陶萌懒得仔细打听,说:“谱子我回家弹了,挺好听的。”

    杨景行点头:“谢谢。”

    陶萌瞟杨景行两眼,没再说什么。

    第二组第四桌周围的同学都觉得这两天有点反常,安静了不少,没听见陶萌的笑声和怒声了,她和杨景行讨论题目的时候,学术氛围特别浓厚。

    星期四上午的最后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