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七章 温顺(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要得,要得,要拉长一点。”

    孔晨荷这二妹不甘落后,也教起大姐来,好犀利,精彩……

    几个人来到车库,又白等一晚上的黑人司机没显得郁闷,走之前还说了好些客气话,然后杨景行也和三姐妹约好,明天早上九点碰头,自己过去喻昕婷那,不用接。

    两边上车,乐弦不着急,伸手出窗外示意艾自然先走,然后对杨景行笑:“都特高兴,欢呼雀跃的。”

    杨景行说:“耶罗米尔准备排练协奏曲,我多管闲事,推荐你指挥,不过作用不大,他说的是……意思就是愿意给机会,但是要看成效。我是觉得没问题。”

    乐弦严肃起来:“谢谢……尽力而为。”

    杨景行说:“曲子喻昕婷很熟了,等消息下来你再和她沟通。”

    乐弦点头:“我知道怎么做,不会让你失望。录音我会仔细听。”

    杨景行说:“不需要太考虑她,人言可畏我估计哪儿都一样,你站在自己的角度做更好。”

    乐弦又点头:“这个明白,有分寸。”

    杨景行说:“国内太忙,下次我就不过来了,排练的时候录音给我听。到时候可能会有些重要媒体,你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乐弦很严肃地点头,然后又笑:“还不一定呢……不过我还是问一下,喻昕婷那边,这些事怎么安排?”

    杨景行想了一下:“让她自己决定,你可以提醒给建议……我估计她还有点放不开,也好,有个过程。”

    乐弦呵呵,说英语:“幸运女孩……回酒店?”

    杨景行点头:“走吧……”

    几分钟就到酒店了,大堂服务好像是眼巴巴盼着杨景行的,迎上来恭喜作品演出成功,然后有两位记者已经等了些时间。

    记者已经来了,一男一女抢着自我介绍,来头似乎不小,一个什么国际先驱,一个什么城市邮政的。

    杨景行握手感谢了别人的关注,但是自己不接受采访,不管对方怎么夸怎么吹怎么诚恳,也不改变主意。

    今天这大堂服务还把杨景行送进电梯了,杨景行就把明天的事情交代了,除了早餐和洗衣什么的,万一有什么人来采访,麻烦酒店帮忙说明一下。

    酒店表示很愿意帮杨景行发声明,但是也无权阻止别人等待守候,所以建议杨景行走特殊通道,要知道广场酒店服务过的各种名人太多了,经验十分丰富,所以是杨景行这种客人的绝佳选择……

    回到房间,十一点不到,杨景行先给家里打电话。杨程义今天浪漫了一把,到老婆单位接人吃午饭,夫妻俩几乎是抢着电话从不同角度打听并且发表不同观点,不过最终还是统一了意见,就是杨景行快点回家。

    父母之后,杨景行对李迎珍的说法也是一样,还行,没出什么坏状况。

    可李迎珍的消息灵通:“昕婷跟我讲了……我是无所谓,你跟其他老师校长,尤其丁老,还是要实事求是,一直等你消息,操心不少,让他们多高兴点……”

    李迎珍想错了,贺宏垂挺淡然的,而丁桑鹏根本就不怎么关心演出情况,只有龚晓玲只恨自己没到现场。

    杨景行拨齐清诺的电话时已经快十二点了。

    齐清诺很有精神:“说吧,我准备好羡慕嫉妒了。”

    杨景行偏不:“没什么说的……吃了没?”

    齐清诺叹气:“准备出去,女主人不在……你高兴点,别影响别人情绪。”

    杨景行说:“没别的事,回去了给你们送礼物去。”

    齐清诺惊喜:“真有啊,我可放话了。”

    杨景行说:“只管放,挂了。”

    第二天早上,服务员送来的除了早餐还有报纸,而且两份报纸都翻放在新作音乐会相关的乐评版块,不得不说这报纸效率还挺高。

    杨景行基本能看懂,纽约时报的的开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古典音乐的改变和发展速度的耐心逐渐萎缩,即便我知道,任何一种音乐语言都有可能在接受新思想新才能后而历久弥新,但是这种信心长时间以来一直得不到有力的证明,直到昨天……

    在这大选临近的时候,乐评篇幅不算小了,估计有三四千个单词,基本上保持了这位著名乐评人的一贯风格,整体显得中立客观,几乎不用褒义词,贬义词也慎用,看起来像是第三者的客观描述再加上理性讲解。

    乐评用五分之一的篇幅对纽爱的新作音乐会作了历史性地介绍和概括,认同了这种形式对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