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六十一章 威名(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业者:“……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默默无闻的演奏家的录音换了个演奏者的名字后就会被顶礼膜拜?科技将带给音乐什么样的影响?钢琴家的双手加大脑会输给科技吗?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去微音乐事业奋斗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当然不能赞同这种做法,但是,哈托女士和他丈夫所做的事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是自身清白的优越感,或者你感到羞耻,那么你该更加努力……如果非要嘲笑,我选择嘲笑乐评人。”

    最后一句话深得人心,下面立刻笑起来了,连本来有点坐不住的提问者也乐,还有人拍手,喻昕婷的笑容演得也不错。

    杨景行节约时间:“现在,谁给我一个真正的开始。”

    一个明显韩国面孔的男生又举手,杨景行请,对方站起来,态度端正得多:“你刚刚说到斯卡拉蒂,这是我感兴趣的,我认为我们对斯卡拉蒂的研究还很肤浅,他应该得更高的评价和肯定……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杨景行问:“你主修什么?”

    男生不明白的样子:“……钢琴演奏。”

    “我建议你不要太多操心音乐学的工作……”引得大家笑了一下后,杨景行还是简单说一下,从音乐史钢琴艺术史的角度出发讲述斯卡拉蒂的成就和创作,然后又要涉及到古典奏鸣曲的发展过程,这是大课题,只能点到为止,但他还是是鼓励思密达:“如果你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去研究斯卡拉蒂的作品,我相信你不会失望,会很有收获。”

    杨景行还是有两把刷子啊,浦音的人放松不少了。

    一个可能有点拉丁血统的女生又来:“杨景行你好,我叫希尔薇,我主修的是钢琴,因为我的个人兴趣,我想问你,你对阿金尤巴的钢琴艺术有什么看法?谢谢你。”

    “我想说,别人的看法并不重要。”杨景行又来一下,不过还是用两分钟时间回答一下,充分表现出他对非洲钢琴艺术也并没有歧视,而且很了解的,并且示范上一小段让不了解的人感受一下。

    同胞捧场了,不过也是用英语提问,因为是拉小提琴的,所以问的是奏鸣曲中的钢琴问题。杨景行很给面子的,动用黑板了,快速地写写画画边讲解,然后又示范,最后却开玩笑叫小提琴选手们不要太自我,钢琴系学生都很欣慰甚至感激。

    第一个和杨景行展开争论的是第七个提问者,两个人对弗朗索瓦库普兰的羽管键琴组曲有理解上的分歧,这个看起来斯斯文文戴个眼镜的意大利人充满信心,要给杨景行讲一讲法国当时的社会环境……

    为了节约时间,杨景行在黑板上快速画下几行谱子,给提问者说一说其中的内在联系,串联起作者的艺术发展轨迹,并点出对方对所谓时代的影响的认识偏差。

    在有老师确认了杨景行列出的是事实后,提问者并没觉得羞愧,还是感谢了杨景行的解答。

    杨景行完全游刃有余,听了半个多小时后,路楷平都翘起二郎腿来了。观众也都进入状态了,资本主义过度居然也有做笔记的。

    第十个问题,作曲系的博士生上场了,但是问的是键盘问题,关于利盖蒂的钢琴练习曲的审美问题。

    杨景行统统接招,还多花了点时间,把十几首练习曲中的许多难点要点一一提出来,不光讲解还示范,还挺当回事的。

    估计用了二十分钟,杨景行示范讲解了三十多个点,简直就是一个人自说自话,也不管台下怎么样。台下很安静,不管是不是弹琴的,是上学的还是教课的,都很专心。

    喻昕婷虽然休学了,也还是听得很认真,可能是为了和杨景行作对,以前杨景行是不会允许她练习这些练习曲的。

    虽然是很有诚心地在上课,但也算是让杨景行秀了一把,所以这次是真的得到掌声了,有点演奏会的意思,所有人都在拍手,路楷平都不好意思再帮学生谦虚了,李迎珍也无奈地意思两下。

    坏也就坏在这个利盖蒂,没想到他在美国佬这地位还挺高的,也是刚刚过世没两年的,可能是为了表示尊重,第十个提问的接着来:“谢谢……我们都看见了,杨景行先生是个卓越的演奏家,你对节奏有十分深入的研究……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作曲家,你对认为利盖蒂对调式的回归是必然吗?”

    杨景行说:“我觉得对他个人而言,这是最大的一种可能性,所以如我们所见。”

    刚刚还挺热烈拍手的通杀教授说起话来有点挑衅:“你为什么这么说?”这一声,把好多视线从杨景行身上抢过去了,但是通杀先生一点都不得意,继续严肃甚至冷酷的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