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三四章 前所未有(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忙事业,人都瘦了。不过听说音乐早教班现在办得有声有色,不辜负刘思蔓多方面的长久支持。

    郭菱的父亲有意思,跟年轻人几乎称兄道弟的,明显是完全接受甚至欣赏新事物的,还自诩为国内搞前卫艺术的第一批人。不过郭菱妈妈会弥补丈夫的言行,对顾问同学什么的会表示学院派的礼貌。

    倒计时五分钟了,另一栋楼上传来无人机试飞的声音。庄子梁拿着对讲机跑来跟杨景行汇报,演员已经登台了。

    亲友团也准备上吧,四下散开,还开玩笑地互相分配角色,谁要扮演那种朝舞台狂奔的,谁去爬路灯杆子。

    旁边没人了,彭一伟随口问起:“你在追何沛媛?”

    “传这么快?”杨景行吃惊,但也不心虚:“听说你有女朋友了,我不甘寂寞。”

    彭一伟呵呵:“两大校花呀。”

    杨景行嘿:“我们没赶上好时代,今年师妹有几个特别漂亮的。”

    彭一伟鼓励:“你还赶得上。”

    杨景行摇头:“……过了那个年纪了。”

    彭一伟嗤笑:“我过去……”

    杨景行就朝李孚他们那边凑,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甚至如箭在弦地兴奋起来。街面上的情况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的,几台摄影机和摇臂明显是以舞台为中心,还有不少人明显是在等待什么。

    倒计时两分钟了,已经有过一些路行人意识到会发生点什么了,愿意观察观望了。

    终于,牌子上的001变成了59,58……一秒一跳了。有那么些演员真是不专业,这就把注意力都放在还没拉开幕布的舞台上去了,甚至开始靠近了。

    很多双眼睛盯着倒计时,十、九、八……街面上依然是平时的嘈杂,舞台旁边有几个迫不及待的亲友团在等待,几个行人在期待。

    倒计时结束的同时,清亮的竹笛声在街面上响起,柴丽甜吹得很稳,音箱声音开得不小,五十米开外也听得很清晰。

    突如其来的竹笛旋律引起了道路上很多人的注意,几十米范围内的都听见了,有差不多三分之的人在第一个小节之后就开始找声音来源,甚至是驻足下来探望。也就是在第一个小节之后,幕布开始拉开或者升起,没有出现机械故障。

    幕布还在缓缓升起的时候,两把二胡加入了。调音师干得不错,照着cd效果来的。

    在这步行街上一般应该难听到二胡,而且这二胡和笛子的配合明显不同于大多数人的传统印象,所以更多的人产生了兴趣。路人们也很容易找到声音来源,那边幕布后面的白色舞台上,柴丽甜站在最前面持笛而奏,后面台阶上还有九个女生,色彩缤纷不光醒目,更能留住绝大部分的视线。

    亲友团图表现或者是等不及了,好多了不客气了,远远近近地开始朝舞台靠近了,还招呼杨景行也快点抢个好位置。

    舞台上的乐器陆续响起,音色音量方面,用制作人的要求来看还是不如cd那么精细合理,但是现场有现场的优势,而且也算得上演唱会水准的现场。

    前奏即将结束,这时候舞台周围三四米的距离内有近百号人了,比较密集了,大部分是起带头作用的亲友团。舞台十米范围内有差不多两百人,不少路人明显要继续看下去,只是不大部分都没急于抢个好位置,目前来看也不会有激烈竞争。

    二三十米范围内的人就更多了,不过很多还在观察阶段,饶有兴趣或者瞧个热闹。

    台上的人跟音乐会一样认真演奏,没有过于关注台下的动静。

    终于开唱了,“风又飘飘雨又潇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柴丽甜虽然不是专业歌手但是有音乐素养更有充足准备,演唱效果在这街面上还是略有惊艳色彩的,而且旋律确实抓耳。

    二三十米范围的人有不少继续朝舞台靠拢了,而更远距离的人也开始驻足观望,当然是近点好,或者还有从众心理。

    很好的情况啊,杨景行就让实在不能再等兴奋不已的李孚他们先过去,自己就在这二十几米的距离看全局,希望能发现统计总结一下。

    柴丽甜还是达不到录音的稳定效果,但是没关系,那些距离远的少数只是看一看并不停下脚步的行人绝对不是因为歌手唱得不好。更多的人,甚至是绝大部分一开始就处在音箱的有效覆盖范围内的人,都选择了超舞台靠近。主歌才唱到一半的时候,舞台前面五米范围内的人头看上去都挺密集了,至少是两百人了。只不过台下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大部分都是看着。奇杰的亲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