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为龙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一章 传告七国 种因得果(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届门派首脑的印象恐怕是会大大降低,影响其飞升之后在天界的发展,如果没有太大的机缘,基本就是“前途无亮”了;

    其二,若是敌方真的把一切都豁出去了,宁可不飞升也要报复,那他们就会对多了个随时随地都会对其进行报复的敌人,要知道,返虚期总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寿元足足有一千五百岁,减去其修炼到返虚期的时间,余下的寿命一般也有几百年。这么长的时间所产生的报复,造成的损失,那是极其惊人的。更别说那些天仙级别的敌人,寿命超过万年,简直让人绝望。

    第三,哪怕拼着前途不要,通知上界宗门封杀敌人,也不一定有效果。要知道,按照修炼典籍的说法,整个宇宙又被称为洪荒、世界,而世界又分为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

    修炼者这飞升的地方不止一处,要是飞升到了你宗门管不到的地方,想你宗门只在地仙界中,但是人家却飞升到了魔界,那你就全无办法了。

    在这三种世界中,其中的小千世界指的就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最大不能超过千万公里,最小则可以是一粒沙大小,故而佛教有一粒沙中含义小千世界的说法。这种小千世界大多都是荒芜的空间,没有丝毫灵气,只有极少数异变的小千世界和修炼者开辟的空间,才有灵气产生,能够供给生灵繁衍,比如修炼者的洞府,神祗的神国。

    而中千世界又比最大的小千世界要大上千倍,除了那些先天灵物、洪荒碎片、受开天辟地余威所产生的中千世界,如洪荒破碎后各个碎片所化成的世界、开天辟地时产生的域外神魔世界、元素世界外。如果有大神通,将一千小千世界相合就可化为一中千世界。

    中千世界大小如星辰,其中皆含灵气,只不过令其属性不一,所以不一定有生灵存在。当然,中千世界中的环境更适合生灵生存,其中自然产生生灵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小千世界。人间的十万大山,就是一片洪荒残片所化的中千世界,其功效,直接催动了“万妖盟”这个人间顶级势力的产生。

    而大千世界数量最是稀少,只有那些开天辟地后就存在的空间,比如魔界、洪荒、天界这原始的三界,再加上后来出现的融合了六道轮回的九幽地府。大千世界情况更为丰富,面积广大无边,除了圣人,没有人能摸得清楚;一定存在生灵,甚至高智慧的生灵,其中物种多样、资源丰富,地域千奇百怪,坚固无比,除了天地大劫产生的劫数力量外,没有人能够破坏,即使是圣人都不能。

    如果按大小来看,只有融合了上千的中千世界才能勉强跟大千世界相媲美,可问题是,除了已经化身天地的盘古龙神和与道相合的鸿钧道祖,再也没有人能够创造或者融合出大千世界了。

    有史记载,盘古龙神在破开混沌、开辟出天地后,又耗费了一身修为和大部分身体,才将天地固定住,其中混沌中产生的清气化为天界;浊气化为大地和九幽地府;身躯与大地相合,形成了广阔无边的洪荒大陆;剩余的清浊混杂之气隐入虚空,结合刚刚开天辟地后剩余的混沌之气,化为了魔界。

    其中天界最为广大,但是也最为空旷;九幽地府最为幽静,来往皆为鬼物灵魂;魔界生灵最为暴虐、混乱;三处都不是最好的修炼所在,只有洪荒大陆资源最为丰富,生灵物种也最繁荣,灵气最充沛,结构也最牢固,是修炼界的根本之地;当时的洪荒大陆,真可谓是百欢齐放,万族争鸣,多家传道,一片繁荣景象。

    不过后来天地大劫到来,战乱频起,在不断的劫数力量破坏下,洪荒大陆终于破碎,化为了几块较大的碎片和无数小碎片,就连天界、地府、魔界也受到了波及,分别演化、破碎成了三十三天、十八层地狱以及天魔、血海、深渊三大魔界。

    大劫过后,鸿钧道祖以及诸位圣人出手,修复破损的天地。鸿钧道祖法力最为强大,以一己之力收集了五块最大的洪荒碎片,用无上天道之力将其中四块融合为了一体,成为了地仙界;又将最小的一块扔出了地仙界,化为了人间。

    几位圣人中,心底最为慈悲的女娲娘娘以五色石修补乐崩坏的天幕;

    太清圣人太上老君出手定住了将要溃散的天界灵气,并将其化为了三十三天;

    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配合鸿钧道祖,将刚刚成型的地仙界塑形,化为了东胜神州、南蟾部州、西牛贺州、北俱芦洲四大部洲;

    上清圣人通天教主出手定住了奔涌的四海之水,收集了无数微小的洪荒残片,扔在海上,化为了无数岛屿;

    准提道人出手定住了破碎的九幽地府,并将其与六道轮回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