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节,夜晚来的特别慢,陈青序趁着天光大亮踩过一地飞扬的尘土,赶在六点前抵达画廊。
这是她在狗P倒灶的生活里小小的偷闲,看自己喜欢的展,有时是博物馆、偶尔在画廊。
画廊底sE是一片白,把展现的空间都留给画作,廊道不长,一眼能望到尽头,柜台在门口进来左手边。
她第一次去画廊看展时,柜台给她一份清单,上面标示了画作的价格,数字清清楚楚。
画廊和博物馆不同,除了展示画作之外,还能够买画,每一幅展示出来的画作都有它的标价,当时她看着那些数字发愣。
那些价格究竟是谁来定的?
是画家本人、艺术经纪,还是哪个拥有权力的人?
她不自觉去看哪一幅画标价最高,哪一幅画最便宜,意识到後暗自谴责自己不该带着这麽世俗的眼光看待作品。
不过几次经验後,她发现这个圈子似乎就是这样的,艺术品是一种经济,企业家为了展现品味而收藏,眼光独到的买手购入画作再以高价转手卖出,一些大规模的拍卖场上甚至能喊出近千万的价格。
重点似乎不在画作本身。
之後看展她没有再拿过清单,她不想去评断那些画作有多少价值,至少她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资格。
身後传来交谈声,最显眼处的一幅画前聚集了一群人,看上去很有派头,大概是策展人和艺术经纪,他们高谈阔论,夹杂一些专有名词,她听不懂,但有些耳熟。
前几年公司和品牌合作办过展览,当时策展人也说过类似的话。
那时她曾想过要往策展人的方向走,可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个圈子窄,没有学理基础和相关背景很难进入,偏偏那些艺术大学又很难考,她也豁不出去放弃现在的工作重新去念书。
灯光打在那群人身上,熠熠生辉。
陈青序和他们的距离不远,长长的廊道间彷佛有条界线,区隔专业和业余。
同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