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燎原训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洋归来(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点什么了。只是怕牵连吴家,她始终偷偷接济着那位"卖货郎"。

    郑顺意又一次踏进了那条幽深巷子里的小店。她识字不多,从前写的字总是歪歪扭扭的,后来跟着吴向荣学用钢笔,字迹渐渐变得像她本人一样清秀。此刻她在柜台的旧白纸上工工整整写下"程令砚"三个字。

    卖货郎接过纸张,在昏h的灯光下眯眼看了看:"你上回让我留意的那位,确实上前线了。跟着弟兄们枪林弹雨里闯,谁都看不出是个公子哥儿。"

    郑顺意轻轻点头。看来程令砚真的离开上海了。抛开程家对吴氏做的那些事不说,单就这一点,她心里对程令砚倒是生出几分敬意。

    吴歧路离沪赴槟城已月余有余。这日,郑顺意收到了他和白昭托人捎回的信笺。展开信纸,吴歧路那熟悉的字迹便跃入眼帘,絮絮地诉说着对她的思念,又绘声绘sE地描摹起槟城的异域风情——那街市上斑斓的纱笼,庙宇里缭绕的檀烟,还有当地人用蕉叶包饭的习俗。郑顺意读着读着,恍惚间竟似看见吴歧路正站在槟榔树下,冲她挥动衣袖。

    她在回信里写道,自己已搬出吴宅,在法租界盘了间临街的铺面,要学周树人先生那般,将笔墨化作利刃。"往后这里便是新式学堂了。"笔尖在信笺上顿了顿,洇开一小片墨痕。不日便收到回信,吴歧路在信中说:"汝之志向,即吾之志向。"短短十字,却让郑顺意觉得心头熨帖,仿佛有人在那方寸之地细细熨过一道,连褶皱都抚平了。

    当吴歧路从槟城归来时,郑顺意的学堂已初具规模。在这军阀割据、洋人横行的乱世里,郑顺意深知单枪匹马做生意的凶险,便让晁平向青帮递了投名状——每月分些红利,换得帮会对这间新式学堂的庇护。

    码头边,郑顺意捧着两束新鲜的白玉兰,晨雾沾Sh了她的旗袍下摆。汽笛声里,她看见吴歧路一袭墨绿走下舷梯,身后跟着白衣胜雪的白昭。两人肤sE都b离沪时深了几分,却更添风致——吴歧路眼角眉梢带着南洋烈日淬炼过的锋芒,像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